第835部分(1 / 4)

小說:民國之鋼鐵狂潮 作者:水王

大。非常不划算。中國還罷了,目前沒有別的敵人,只支援一條戰線比較鬆快,德國人不行啊!光是蘇德戰場就需要四五百萬兵力,加上其他地方的維持。都給抽空了,這麼大消耗扛不住!

朱斌其實也不希望弄一堆軍隊在那裡當擺設。美國人的內裡空虛已經被證實,短時間內翻不了盤,不過他不需要不代表就可以讓出去。既然只是單方面對德國有好處,當然得趁火打劫才對。

於是,他提出,撤走軍隊可以,但必須將美國東海岸,紐約以南的全部軍港向中國開放,允許中國海軍艦艇駐紮停泊在那裡。

這等於是把刀子直接頂到了德國人的咽喉,橫在了美國人的肚皮上啊!如果真到了那地步,豈不是想打就打,而且一夜之間就能把整個美國東海岸給徹底封鎖?那還能有一點安全麼?

德國人絕對不幹。杜魯門政府也深感憂慮,他們表面上投降了,暗地裡可都不服氣呢!若不是這兩家強盜合夥進攻,他們之前準備不充分,何至於弄到今天這個地步!美國,早晚都是要翻盤復仇的,豈能讓人封的死死的,一點兒騰挪的空間都不留下啊!

於是不可避免的,雙方就此又爆發一輪爭吵。

不過主動權終究是掌握在朱斌的手裡,他不讓步,誰也沒轍。急於把這事兒趕緊了結的德國人,最終同意了把還防線放寬到樸茨茅次、紐波特紐斯,再進半步都不可能。

為此,德國不可避免的要動用一支龐大的艦隊,駐紮在紐約和南部的切薩皮克灣,拱衛華盛頓,防止被偷襲。這股開銷,卻也是相當不小。

不過希特勒對此還算滿意,他也知道,就目前的情況下,美國人不配合的話,光靠他們根本扛不住朱斌的進攻,好處能撈一點兒是一點兒。不管怎麼說,只要美國中部緩衝區存在,他們牢牢佔據北方,主動權還是相當高的嘛!

要說最高興的,自然是美國人了。如此兩個強大的集團互相頂牛,反而讓他們從夾縫中找到了喘息之機。只要不繼續消耗美國小夥子們的人命,假以時日,臥薪嚐膽,等這兩個混蛋鬥得兩敗俱傷,就等著看我們怎麼復仇吧!

此外還有一大堆的協議匆忙談定。比如允許美國人自由遷徙,美國人才的流動,保持教育現狀,恢復交通和電力電信之類的事情,完全是各管各的。緩衝區那些州,既然誰都得不到。也就誰也不想管了。美國人的死活,管我們屁事啊!

反正,兩方面都沒什麼誠意。希特勒是打定主意要秋後算賬的,他也堅信,朱斌之所以沒有進攻,不過是要拿出時間來消化收成。等跨越兩大洋的海上進攻線路穩固之後,必然就是對方進攻的開始啊!

至此,朱家軍可說是直接擁有了科羅拉多以西的半壁國土,控制了整個南部聯邦,扶持起來一個傀儡政府,切割了中部大平原緩衝區,幾乎完全的廢掉,而把北方德佔區給孤立出來。

曾經強大不可一世,剛剛準備要站上世界領導位置的美國。被搞得四分五裂,一億多人口和大轟炸\戰爭之後的龐大工業體系,成了兩個瘋狂獨裁國家的戰爭資源供應地,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可能爆發一場空前慘烈的戰鬥。

一想到可能成為戰場中的炮灰,美國人那日子就實在不好過。東部沿海城市的人幾乎跑掉了一半,中部大平原的人則分別向東西南三個方向遷徙疏散………誰也不想呆在三不管的地界兒啊!

如此種種,帶來的影響是致命的,但美國人卻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只能竭盡所能的去哄騙誘拐人們放下戒心,到他們的地盤上去討生活。

很明顯的。中國人做得要好很多。準備充足的他們,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大批的基礎設施,恢復之前被轟炸爛了的民生設施,讓整個社會先運轉起來。然後,就是儘快的恢復工農業生產。把龐大的工業人口投入到製造各種必需品的行動中。

美國人的特殊秉性這時候發揮的淋漓盡致。只要有人給開工資,給麵包黃油養家餬口,他們才不在乎為誰打工!

況且,朱斌給出的條件一向優厚,並不怎麼苛責。反而在一切條件上制定的比美國本土的資本家更加人性化,無形之中,也收攏了不少民心。

比較歹毒的是,他還不忘了充分發揮自己的宣傳手段,幾乎把每一步的變化都盡情的擴散到緩衝區和北方各州,吸引著百萬計的美國人走出廢墟,南下求存。

德國人著急啊!但他們抗議也沒用,大家說好了允許美國人自行選擇去處,人家搞得好開工資高,你有本事也弄啊!

希特勒拿不出那麼好的條件!他佔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