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的頭腦們頓時感到頭皮發麻。張嘉璈說:“這是南京政府壓迫中行的第一次。”並在日記中寫道:“軍人不明財政,而處處干涉財政,前途悲觀在此。”後來還是張靜江和陳光甫出來調解,表示政府即將發行公債,確有能力還款,張才答應為之墊款,事情方算解決。
這期間,正逢張嘉母親去世,老蔣為拉攏張嘉璈,事先從未與張見過面,就突然出現在張家的靈堂裡,來到之後納頭就拜,叫張嘉璈好生感動。他卻不知,混幫派出身的老蔣對這套手段太熟絡了,對他們這種大家族的愛好面子和禮儀摸得偷偷地,正經是投其所好。
果不其然,等北伐完了,1928年10月,中國銀行被迫實行改組,加入官股500萬元,又恢復了官商合辦。時馮耿光、宋漢章、李銘、陳光甫、張嘉璈為常務董事,從常務董事中推選張為總經理。
張嘉璈本身是願意摻和政治的,但卻並沒有政治人物的狠辣陰損手段,此時還不知道被官商合作背後隱藏的陰謀!仍舊踏踏實實的把中國銀行發展成準現代銀行,到去年底,中行的存款已達5。2億元,放款4。1億,而且大力開展外匯業務,陸續建立國外直接通匯處60多個,特約代理店90多家,逐漸使國際匯兌成為中國銀行的主要業務。
孔祥熙出任財政部長時,成立財政顧問委員會,拉他當副主席,以此聯絡江浙財閥。鑑於老蔣過分地把中國銀行當作自己的“錢袋”,像北洋政府一樣,無休止地向中行要錢,無休止的內戰消耗,他內心就非常反感。他向孔祥熙提出,國家應當減少對銀行墊款的要求,反對把銀行當國庫。這下就得罪了老蔣。
老蔣開始翻臉不認人,今年2月,趁著第五次圍剿出現轉機,國家財政轉為良好,便果斷以改良金融、把貨幣發行權收歸國有、準備發行法幣的由頭,從他手中奪取了中國銀行,改總經理製為董事長制,派宋子文擔任董事長,宋漢章為總經理。同時強行加入官股3000萬元,使官股達到3500萬元。把張嘉璈調為中央銀行副總裁,實際上是奪了張的權,僅給他一個空銜。
如此重大的事情,事先張嘉璈竟一無所聞,他憤怒之下,拒絕就任。
江浙財團跟老蔣的牽扯太深了,出了這樣的事,明知道吃虧也沒法跟槍桿子在手的老蔣對著幹,因此其他人也無法幫忙。朱斌倒是能幫,可這廝圖謀的更大,再說知道的時候也晚了,他又沒有本錢跟老蔣全面開戰,只好安慰老張同學,同時鼓勵他索性從中國銀行撤股,加入到自己陣營當中一起幹挺了老蔣。
張嘉璈是傳統大家族教育出來的精英,從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沒聽他的蠱惑撤股,卻是答應到gd銀行擔任總經理………本來他下邊也有一大堆跟gd風投關係緊密的合作實業,此次簽訂密約就由他和史蒂文兩人主持。
對於這位老兄,史蒂文也是聞名久矣的,不過涉及到專業問題上,那是要爭一爭風頭的,再怎麼說,咱也是華爾街頂級精英啊,不能給一箇中國土鱉財主比下去不是?
史蒂文收起誇張走形的表情,乾咳一聲一本正經的道:“張先生是在擔心對方而已超量發行製造通貨膨脹,然後讓我們埋單的事情嗎?”
張嘉璈一愣,這廝居然一下子就猜到了問題要害,但想想也明白了,這種手段都是人家洋鬼子玩剩下的,史蒂文出身在那裡擺著呢,不可能不知道,點點頭:“沒錯,這是一種深藏在他們骨子裡的劣根性,一旦手握大權就會失去監督和控制。不發生大規模戰爭還好,一旦中國跟日本或者誰開戰,軍費暴增遠遠超過財政承受能力,他們除了借款,就會增發紙幣,通貨膨脹的事情他們才不管那麼多。但我們卻是有大量工商業和硬通貨支撐的,總比不上國家規模的這等搞法,一定跟著吃虧。”
這些年來,軍閥混戰過程中,各地自己發行的紙幣沒有一千種也有五百種,哪一個不是這麼幹的啊!再往遠裡說,五六百年前,蒙古人侵佔中原後,看到宋人居然印紙鈔就好使,果斷的讓管理財政的色目人無底線的發紙鈔,直接造成執行了二百多年的紙鈔“交子”體系崩潰完蛋。明朝也一度搞過,一幫不懂金融的文官胡來,也罷紙鈔搞得徹底沒了信用。
史蒂文呲著閃亮的白牙矜持的笑道:“您說的是我們完全遵紀守法老實按照他們要求做的條件下,才能發生的事情。事實上,以中國當前這種複雜的局勢,有太多的空子可以鑽。我只說一種辦法,我們自己印刷的紙鈔,在色澤和材質或者編碼方式上略作區分,透過我們控制的工商業體系和合作夥伴銀行發行下去,並納入到國際結算當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