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以來都沒有到這片海域作戰。第三艦隊那大小三兩隻的死貓也看不在他朱大老闆的眼裡,便一等到今天。
可巧了,美國人異想天開,要用他們自以為合適的戰術來玩深入敵後,協助陸軍作戰,這麼好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當即就告訴北海艦隊,機會來了。不容錯過。怎麼做,你們看著辦吧!
謝剛哲當初也是發過誓的。劉公島上,可是矗立著紀念碑的,北海艦隊,就承擔著這樣的使命。
於是就安排了眼下的戰術。不讓岸基反艦武器出手,電磁炮那是例外,偶爾耍兩下子刷刷存在感罷了。真正的戰鬥,要由他們這些主力艦來完成。
並且,還不是用導彈直接搞沉對方那種,而是循著古典海軍的戰鬥方式,彼此逼進。拉開戰列線,刀對刀,炮對炮,一板一眼,拼死轟殺!
光是這一手,就讓全艦隊上下的小年輕們渾身發熱!
海軍,那是進攻兵種,是面向世界的征服者,他們天生就應該是冒險的,是無畏的,是敢於直面任何艱險和戰鬥的!
因此不但沒有任何人表示異議,從上到下一水兒的表示贊成。打!就應該這麼打!不用大炮結結實實的把鬼子們幹挺了,用非常規武器打敗對手不算什麼本事,更顯不出咱們的能耐!
這其實都是朱斌的惡趣味在作怪,卻還冠上了個堂而皇之的幌子,忽悠的一眾海軍將士精神抖擻,鬥志爆棚……。
歐陽績、楊道釗這些人,都是從原中央海軍出來的,不但沒有被邊緣化,相反,經過長達兩年的回爐再造後,各個委以重任。
就像他們這倆搭檔,之前駕駛的,只是一艘清末時期建造的“海容號”巡洋艦,那區區不到三千噸的老舊鋼鐵玩意,拆了鍊鋼都嫌費勁,在中央海軍卻是四大金剛之一的主要武力,捆一塊也趕不上一艘新造的驅逐艦。
如今呢,他們卻掌控著一艘滿排四萬多噸的戰列艦!那簡直是鳥槍換炮的變化,雖然軍銜沒有太大變化,仍舊是上校,可作為指揮官,他們都清楚,自己的變化究竟有多麼的大!
歐陽績道:“正面擊敗敵人,讓他們無話可說是其一,關鍵是用這種方式表達我們的決心和意志,相信先輩們一定看得到,也能讓全體官兵真正體會到海戰的殘酷和應有的意義,朱總長和謝司令的命令,非常正確。”
這是對他們如此搞法的一個肯定。
泰山級戰列艦沒有電磁護盾系統,常規的動力下,只能儘可能加裝智慧電子輔助設施,以此倍增攻擊力。另外,當然也跟著順帶的獲得了底排增程彈等新彈種的加強,以及制導炮彈之類的新東東,總體的威力,還是相當強大。
橫列的兩艘戰列艦,以穩定的速度航行,根據目標艦的位置實時的變換航行姿態,始終保持炮塔齊射的位置,卻不管對方是正衝還是並行,對他們來說,其實都一樣!
“轟………嗡!”一片凌亂的爆炸聲在周圍響起,巨大的聲波衝擊透過重重厚裝甲傳進來後,已經變得好像大地深處的鼓聲,沉悶,厚重,但缺乏衝擊力。
龐大的艦體在對方近失彈的衝擊下,超強合金外殼被破片打得叮噹爆響,火花四濺,但頂多留下一點劃痕,別想打穿出窟窿來………以他們擁有的裝甲強度,這樣的距離上,就算被穿甲彈直接命中,都可以彈開。
艦體輕微晃動,cic中心內卻穩如平地,沒有人需要伸手去扶住什麼東西,外面。炸起來百多米高的水柱裹著渾濁的沙子撲在甲板上,炮塔上,把發射後熾熱的炮管表面刺激起一片高溫水霧,隨即被奔湧的大風吹散!
泰山級表面,幾乎就是個全裝甲包裹的鋼鐵殼子,一般破片和小口徑的炮打上去。難以毀傷什麼東西………連高射炮塔都到全防護裝甲的傢伙,簡直是一點幾乎都不跟人家留啊!
襲來炮彈的閃光推開濃霧,自己開火時產生的氣浪衝擊,更是讓整艘艦艇暴露無遺,那一閃而逝的身影,落在冒險出來轉悠的美軍夜間偵察機眼中,充滿了力量的美感,相形之下,渾身冒著滾滾濃煙的美軍戰列艦。就顯得非常狼狽了。
二十多公里的近距離炮擊,雙方的精度都會大增。黃海表面沒什麼大浪的情況下,彼此的身形都非常穩定,標準也容易。
只不過煙霧影響下,一個可以用雷達精確校射,甚至用無人機提供每一發炮彈的落點詳細資料,另一邊,卻只能憑著感覺估算。這差距,真心沒法比較啊!
於是弗萊徹就比較鬱悶了。他們可是有四艘戰列艦啊,全主力陣型啊,都是406mm的大管子啊,齊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