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2 / 4)

小說:民國之鋼鐵狂潮 作者:水王

的各種電機和機械零配件,其中小到指頭尖、大到席夢思床,功率從零點幾瓦,到幾千萬的電機就有十數萬臺之多,這還是第一批次,並且每一種的形狀都做了精心的設計,一看就是裝配在某種裝置上的

除此之外的,則是數以萬計的萬向節、軸承、短不過寸、長達數米的各種高強度鋁合金、鐵合金和其他材料的異形件,德國工程師們怎麼拼湊都搞不到一塊兒去,鬧不清這是要製造啥東西

但操作此事的小克虜伯和漢斯。克蘭卻能想到,肯定又是朱斌的GD實驗室要搞什麼東東了,這種數量的,絕不是簡單玩意故此有這一問

朱斌卻是決不能說實話的不過有一點他沒胡說,的確是想要製造許多自己用的機床的

為了適應汽車和軸承等工業大量生產的需要,近幾十年來,全世界研製出各種自動機床、仿形機床、組合機床和自動生產線,比如著名的福特流水線,德國這方面也有很強的實力,加上不用付現款,朱斌才直接向他們訂購大量配件

只不過,這些都不是裝配尋常意義的自動機床,朱斌要搞的,卻是基礎版的多軸聯動數控機床

中國缺少合格的技術工人,朱斌要乾的很多事情見不得人,太先進的東西決不能給人發現,那麼要解決產量和效率、質量等問題怎麼辦?只有搞自動化,數控機床無疑能越過大多數機床工人培訓的麻煩階段,把培訓時間大大縮短,特別是基本零件生產上面,能夠解放出來絕大多數老工人師傅,在他們指導下,可以帶著數量眾多的學徒手生產,效率會高

而上一層則可以用智慧單元一次性控制整個數千平米甚至大的生產車間進行聯合生產,那效率高,這也是朱斌最主要建造的

最上一層的,則是絕對不能讓外人知道的,朱斌要製造數以萬計的機械手

小的可以鑽進人耳朵眼裡做手術,大的可以架在百米長巨型鋼鐵塔上製造大型戰艦,短的不如一條鉛筆長的能有五六層樓,輕的幾克,不如花生米,重的堪比一輛卡車,等等門類繁雜,數量龐大,用途不同的機械手用來製造數十上百個自動化的生產中心,以及規模龐大的飛船終極基地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啊作為另一時空來的人,什麼時候都要保持足夠的警惕和清醒,萬萬不能真的沒有提防那會死的無比難看

道目前為止,朱斌都沒把飛船展現給幾個人看,就算整個掘進現場的石頭運輸數十上百艘的平底船,也都是自動駕駛進出的,每一段的洞窟掘進後,都以強烈的燈光幕布遮蓋住沒有人能看到級巨大的飛船揮舞著一百多米長蛇形臂開山劈石的驚人場面

嗯或許等個三年五載的,一切都走上正軌,大事底定以後,再看情況給德國人慢慢透露點相關的東西最簡單的多軸機床和數控單元,又可以賣上一個好價錢另外也要看到時候自己這邊的需求怎麼樣

滿懷收穫的小克虜伯和劉禮士一同參觀了還沒完工的GD集團大廈,又去江南所看了看數千名混雜在美國人之中忙碌生產、建造和實驗工作的德國高階勞工,兩人盡興之後,趕往南京與軍政部和其他軍火生產部門的大佬們商討合作事宜

今年7月,漢斯。馮。塞克特將軍的經過兩個月的考察瞭解後,在他提交給老蔣的“陸軍改革建議書”中提出了軍隊訓練、軍官培養、武器裝備的購置、軍事機關的整頓、特種兵建設等方面對前面幾任顧問的做法進行綜合、補充和發揮,對改進中國官員與德國顧問合作關係也提出了一些辦法

按照這份建議書,極力提倡中國按照德國陸軍的模式建立一支強大的隊伍以對抗外敵,並援引朱斌之海軍第一特戰隊的為例,闡述了精良武器裝備、嚴格的軍事訓練、優秀的軍官團體和強大的武器火力等各方面結合後的巨大作用

骨子裡,塞克特和整個顧問團代表的都是德國方面的核心價值,那就是龐大的中**隊,全部採用德國裝備進行武裝,把數以億計的龐大訂單統統的拿到手

親身參與了朱斌系列合作專案的塞克特將軍很清楚,如果按照朱斌的設想,中國在五年內完成第一期工業化建設後,軍隊的基本裝備採購就用不著德國了,這等一錘子買賣那是決不能幹滴

因此經國防軍受益,希特勒親自關心,各大公司一起摻和,德國顧問團上下卯足了勁的折騰,排斥一切他國貨,儘可能使用德國裝備不過可喜的是他們發現,朱斌搞來的軍火生產線竟然有一半不知去向,另一半因為國府“國防設計委員會”的工作要重安置,進展緩慢,估計到了明年能順利投產兩條槍械生產線就不錯了,面對數以百萬計的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