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將優先考慮引進美國戰艦”的口頭約定後,海軍部一行馬不停蹄的趕往費城,親眼看過差點被拆完的“佛羅里達號”戰列艦。
下一站,朱斌再次單飛,他剛剛到達紐約,頓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得目瞪口呆!
第七十六章 大收穫(二)
這是那個美國電影中繁華鼎盛的美好城市嗎?高樓遍地,車馬如龍,紳士淑女衣冠楚楚,燈紅酒綠衣香鬢影,奢靡浮華如富貴天堂一般……的紐約,什麼時候成了貧民窟?!
“簡直跟現在的上海一般的亂啊!”
朱斌大失所望的嘟囔起來。他滿心想看一個這時代最清爽時尚的現代化城市,但眼前的確是一個烏煙瘴氣、死氣沉沉的,彷彿完全失去生機和活力的地方,滿大街面黃肌瘦的民眾儘可能讓自己看起來整潔一些,但明顯不合身或者不合季節的服飾,茫然無措的眼神出賣了他們的境遇。
寬闊的大街上,兩側排隊領救濟金的人從頭望不到尾,燃燒的垃圾桶邊擠滿了取暖的人,地鐵站口和中央公園到處都是報紙和破箱子搭建成的臨時住所,每一個開門營業的公司貼出的招聘公告前,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瘋狂的搶奪著可憐的機會---不管那是要做什麼工種。
陪同前來的美國政府官員臉上顯出少許的尷尬,但並沒有覺得多麼難堪。事實上,早在首都華盛頓的時候,該丟的臉都丟盡了,而且這也不是他的責任。
現在的首都,兩萬五千名歐戰退役老兵穿著破爛不堪的軍服,喊著號子排著隊的在大街上游行,失業的工人把白宮四周堵的嚴嚴實實,胡佛總統被嚇的驚慌失措門都不敢出,到處都是的“胡佛屋”像是一張張恥辱的名片貼在美國國旗上---大家都看的麻木了。
首都都這樣了,紐約更慘一點有什麼奇怪?這個美國的象徵,金融業的核心,東北部最繁華的城市裡,至少有一百萬的失業人口,而無數的外地人正源源不斷的朝這裡蜂擁而來,擋都擋不住。市政府勉強能拿出一點點錢,給原本收入頗豐的市民發放每週3。5美元的救濟款,可這點錢遠遠不夠養活一家人的開銷。
“現在還不是最糟糕的時候。”佩吉。赫爾女士放下海軍部長那一隊人,與朱斌結伴回到紐約述職,順便採訪他的旅美融資計劃,此刻見分別許久的紐約變成了這幅模樣,心中很是沉重。
“今年六月,單只是東北部的各大學中就有超過兩萬七千名應屆大學生畢業,我們卻沒有任何的職位安排他們。現在,紐約一家百貨公司開電梯的都要學士學位了,去年以及前年畢業的學生們還不知道怎麼樣了。”
“有這麼多?!”朱斌嚇了一跳,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啊!僅僅才一個區域啊,這要是全美,每年畢業的大學生不得十萬靠上?全中國十年畢業的學生加起來有這個數字沒有?!教育的差距,就是綜合國力的差距!
“真是浪費啊!這要是在國內,再多的大學生也不可能沒工作啊!”老實了不少的蘇慧馨驚奇的瞪大了眼睛,嘆息起來。
這絕對是一場災難啊!朱斌捏著下巴盤算起來,心中卻暗暗。,情況似乎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好呢。這就不需要擔心引進的人才質量問題了。
大庭廣眾之下,當著人家政府官員的面不好做太多評價,一行人出車站入寓所,一路所見越發觸目驚心。看到最後,朱斌心裡甚至有點著惱:“他大爺的!中國要是一個城市就有上百萬的高品質失業人口,老子何至於被逼的跑幾萬公里出來找工人!”
若是有美國這麼多,甚至哪怕只有十分之一那麼多的可用人才,他根本都不必傷腦筋,一切的計劃都可以直接執行了。可問題是,現在的中國,你有錢都找不到多少合格的產業工人,更不用說工程師了---國內那些數得著的實業公司老闆們,幾乎每個都是自己作為工程師和技術負責人的,他們自己極可能都是整個企業唯一的專家!
略作休整之後,朱斌一行人在陪護下前往參觀久負盛名的華爾街。
往日最為喧囂的華爾街如今已經變成鬼蜮一般,到處一派末日景象,好歹今天是每月定期的“蘋果假日”---沒有報酬的休息日,也就是證券公司讓拮据的股票經紀人可以在華爾街頭擺攤賣水果---幾乎都是蘋果,用以貼補家用。
漫步街頭,看著一個個幾年前衣著最為光鮮照人,擁有最令人羨慕的職業的精英們,沒精打采甚至有些茫然的站在蘋果攤子後面,有氣無力的招呼偶爾走過的車和人,卻不怎麼奢望會有人停下來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