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他們這些人都是各家工廠老闆最喜歡的,經過軍訓後紀律性好,服從性好,勤快堅忍,愛學習,進步快,能聽說簡單的外語,絕對都是人才!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啊!
軍事訓練合格而掃盲不合格的青年被定為丙等,他們首先是工程兵團招募的物件,作為預備力量在軍事化的組織下一邊訓練、勞動,一邊繼續掃盲學習,直到合格為止。沒辦法,腦子跟不上就無法適應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軍事隊伍,在那之前只能先乾點力氣活,表現好了,仍舊有機會上升。
至於掃盲、軍訓雙重不合格的定為丁等。這類人數量其實很少,因為第一輪都給刷下去了,絕大多數有好吃懶做的毛病,在三個月訓練期中也會被開掉。
不管軍政部要不要特戰隊擴軍,此類的培訓工作從來都沒有停止,卻一直在不停的壯大,目前絕大部分寶山工業區的工人都經過類似的一個加工過程,並作為範本,在重慶工業基地那邊展開進行。
6月20日,安排好近期的工作,朱斌乘坐專機北上山東,第一站到了正在緊張建設當中的古鎮口軍港。
古鎮口灣是位於青島南部,膠縣大珠山下,為一個近乎整圓、直徑五公里的海灣,水波平靜,外部平均水深20米上下,為一個天然的良港。但因為一直以來中國海軍建設的不給力,除了青島、煙臺、威海幾個清末和列強搞出來的軍港外,漫長的沿海線基本都是簡陋的漁港居多,這裡也不例外。
從去年底得到了建設全球防務訓練基地的許可後,半年多來一直有一支上萬人的基建隊伍在不停的忙活,遷走居民,修整道路,設立警戒區,建設居住營地、訓練場地,那等規模比當初的舟山基地不差半分。
從空中俯瞰下去,以大珠山探入海中的尖角為起始,分別沿著海灣右岸和靠近靈山灣外側,長度為十公里的一個等邊三角形區域內,已經完成了非常可觀的建設工作。
從膠南縣沿著海灘過來的道路在山腳下被直接切斷,設立了洋鬼子大兵為主的崗哨和警戒線,不管是什麼人一概不準靠近,否則打死活該。
附近的居民本就不多,有的也已經給足了價錢遷移出去,這種情況下非要往裡湊的不用說都存心不良,全球防衛的這些人多半都從歐洲戰場死人堆裡呆過,才不管他們什麼來頭呢,弄了再談,沒得商量!
那一線一直到尖角的海灘大部分不適合登陸,少有的幾個灘頭也都給爆破摧毀,或者用巨大的石頭全部墊起來,船是別指望靠近了,想過來,得游泳,還得指望巡邏隊不會發現。而從第一道崗哨到最後,中間起碼明暗十幾個哨位,戒備森嚴。
古鎮口灣通往海里的右岸險峻山體下,一條長達五公里的碼頭和基地區在山腳排開,橫切約三公里的灣口劃出一座長3公里、寬2公里的龐大港口碼頭區,早已用浮標圈起來,岸邊山體爆破、開鑿、修整完畢,正沒日沒夜的沿著最外側修建一道長達兩公里的防波堤。因為這一帶水深的緣故,這一工程涉及土石方數量以百萬計算,若無特殊手段,不知道得搞多久,眼下不過是粗粗能看到一條鋼樁列成的彎曲長線而已。
這段海岸上面,已經建築好了大量的營房、倉庫等一應為入住此地的軍隊準備的基本場所和設施,訓練場早都開闢完成,就在幾處山腰山谷當中,甚至也有了專供軍人消遣的區域,和為外來人設立的賓館、酒店等輔助設施。
這樣的結構看起來一切都正常。但在港口區的最裡面,扼住海灣的後小口子山的內側,卻又有兩道各自寬一公里的隔離區域經過了粗糙的整理,以那裡為分界線,即使是港口裡的人也看不到那邊是什麼情形。
現在,就在那邊的山坡谷底之間,正有數以百計充滿了各國情調的小洋樓在加緊建設,看樣子完工也用不了許久,都是就地開採山石,加上鋼筋水泥建造的,一條條的蜿蜒山道把它們連結起來,盡頭都是平整細白的海灘。
再往海灣內部的灘頭那邊,建起來連綿一公里的浩大廠棚,靠近海邊的地方陳列開一個巨大的工地,有數以千計的工人源源不斷的把臨時碼頭上卸下的鋼筋水泥運過去,用模具製成數以萬計的巨大預製塊,半年時間下來,製造的總數已經快要把整個工地都擺滿了,每一塊都有一米、半米的厚度,三五米的長度和寬度,全靠大型塔吊和行車才運的動。
所有人都以為這些是用來建造防波堤和港口用得,只有朱斌自己清楚,這是做另外勾當的。
“看來,很快就能準備好了啊!這效率不低!”
朱斌心中大是舒坦,飛機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