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1 / 4)

小說:民國之鋼鐵狂潮 作者:水王

但分攤到全國全世界,那就不夠看了,現如今國內沉澱的資金少說也有幾億十幾億的隱藏著,有這樣的專案,有朱斌這樣的人牽頭,要做成一點都不難啊!

什麼事。就得看敢不敢想。能不能做,有沒有那個魄力!環顧國府下,會當官的比比皆是,能幹這種事的。寥寥無幾啊!

收過路過橋費,不過是厘金而已。這是應該的,關鍵是大橋建成後,南北交通的效率會成十倍的提升,鐵路公路貫通,效益無可估量啊!

“好!這個好!我會親自向委員長彙報此事,漢臣,你可有詳細的計劃?拿來拿來!”

錢長照想通之後頓時喜不自勝,這樣的大好事,相信委員長一定樂意看到,這樣的工程能夠引起世界性的關注,對於他老人家的名聲很有幫助啊!能夠有機會在全世介面前出彩,老蔣肯定。!

“有的。”朱斌從大大的公文包裡摸出厚厚一沓子資料給他遞過去,幾十份簡報則分發給幾位組長和委員頭頭們。

定下來的委員會里面沒有教育界最出名的人物,但對於教育的關心,則幾乎是每個委員都有的,作為中國地質學界泰斗之一的史量才直接忽略過海軍基地什麼的,在他看來有錢都能搞的大型建築專案,緊抓住朱斌最後的那個關鍵詞問:“漢臣,你說的大學城是怎麼一回事?大學便是大學了,難道還能成城?”

是啊!建一所大學都能累的人吐血了,一座城……你以為自己是誰啊!全國的大學生加起來才三萬七千多人,連同專科的也不過四萬冒頭,能填滿一個鎮子不?

朱斌斷然點頭:“就是成城!古鎮口基地建成後,分散在全國各處的海軍裝備技術研究所各部門將集中過去,組建一個全國最大的實驗中心,而以此為依託,將修建一座能容納10萬大學生的理工科綜合大學城,面向全國工業和科技提供定向培養,將面向全世界招聘優秀的教師,招收學生。”

會場內又是一陣轟動!十萬人,正經八百的一座縣城啊!關鍵是全新建造,還都是學生教師,這樣的建設規模,幾百萬噸鋼筋水泥算什麼啊!實驗室,教學裝置,居住環境,輔助各方面的構建,那才是驚人的天文數字!

沒人能坐得住!在座的和沒來的,國防設計委員會里面數十名委員和數百名成員幾乎都跟海裝所的研究室沾邊、合作,也跟全國各地成百千的工廠企業掛鉤,如此龐大的機構支撐一個大學貌似沒有啥問題,可是,這事情真的是你一個人能幹的麼?

民國有個奇怪的現象,一年才三四萬的大學生,面多四億五千萬人口不過是杯水車薪,竟然還有失業的!每年不少於一千人!朱斌張嘴就十萬人……尼瑪,你一個學校頂全國一百個學校啊,有譜沒譜啊!

翁文灝幾個人覺得腦袋有點大,使勁捶捶額頭,嘆道:“漢臣啊,我就不問你到哪裡去弄這些錢了,你把學校建在那裡卻是為何?古鎮口……要不是也參加了軍港建設的地質勘查,他又是國內最頂尖的地質學大師,一般人甚至都找不到那地方在哪。

是啊,為什麼弄在那裡?誰都知道,山東半島離著小日本多近,教育這麼關鍵的設施,不都放在北平海南京之類的大地方麼?那麼偏遠,誰去,怎麼去啊!

朱斌一呲牙,眼神裡帶著點凌厲肅殺的意味,淡淡的道:“我的目的,是想構建一個單純的學術環境,每一個學生和老師都能安心的學習工作,不去弄那些汙七八糟的事情!”

話不用說透,眾人已經明白他在說什麼了。這兩年來,全國各地的學生安心讀的沒多少了,整天不是罷課就是遊行,吵吵鬧鬧已經成為習慣,好像不街吆喝幾聲中國就徹底滅亡了,渾然忘了自己的使命和任務是學習,是學以致用,該乾的事情不幹,這樣的人弄進了工廠和機構當中,都是招災惹禍的根苗。

出身實業界的委員們很理解朱斌這心情,作為一個大老闆,剝削階級,資本家,誰樂意手底下的骨幹隔三差五的鬧騰罷工,惹來政府和外國人的麻煩?

只是,他這麼幹,豈不是要跟許許多多慣會耍嘴宣傳的人為敵麼?這膽子,可夠大的!

只要朱斌能把學校建起來,條件設施弄齊了,不用擔心沒有老師和學生。全世界失業的大學老師有的是,光美國和德國隨便擠出一點就夠了,德國人從去年到現在,趕到中國來的學者專家和學生已經萬了,僅次於美國人,挑挑揀揀湊個幾千人不難!

再說,朱斌做事向來大方,背後還有神秘的GD實驗室,肯定能吸引很多專心做研究的學者。

中國人口基數這麼大,想大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