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3 / 4)

小說:一寸河山一寸血 作者:九米

到三個月的時間,美軍才能最終完成在太平洋的佈防,否則不足以阻止日軍的南進行動。

考慮到如果接受日本的方案,從書面上確定“停止援助中國”的話,容易對中國和其他盟國造成刺激,羅斯福和赫爾決定採取一種他們認為更穩妥的辦法。

11月24日,赫爾召集中、英、荷、澳四國大使開會,宣佈了美國的“臨時過渡辦法”:要求日本將越南駐軍減少到兩萬五千人,在此基礎上,美國將解除對它的經濟封鎖。

中國駐美大使立即致電國內,蔣介石聞知後大驚失色。

顯然,美國人暫時不想跟日本幹仗,所以只需要日本不繼續“南進”即可,至於日本撤不撤出中國,實際並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崖山之敗使“古典中國”走向消亡

東條方案的提出,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謂“停止援助中國”,如同甲午戰爭時的翻版,遷就於列強,卻獨獨脅迫中國。

解除對日本的經濟封鎖,跟變相援助日本差不多,這比“停止援助中國”又會好到哪裡去呢?

蔣介石為此“憂憤交集”,那一刻,他甚至想到了“崖山之敗”。

崖山位於廣東海岸,六百多年前,大宋王朝在那裡組織了抵禦元軍的最後一戰,即崖山海戰。經過那一戰,宋軍實力消耗殞盡,見事不可為,皇帝、文武大臣和軍民百姓相率跳海自殺。《宋史》記載:七日之後,十餘萬具屍體被衝到海邊,場面悲壯至極。

“崖山之敗”不僅宣告了宋朝的滅亡,也標誌著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於外族之手,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文化意義上的古典中國從此不復存在。

重慶,或者是昆明,會成為近代的崖山嗎?

對古史相當熟悉的委員長不寒而慄,他有了一種絕望之感。

書生大使

站在羅斯福和赫爾的立場上,這麼做無可厚非,人家畢竟是美國的總統和國務卿,不是中國的,考慮任何事情當然不可能先替你著想。

能夠事先通知中國駐美大使,那是客氣的,就算不打招呼又怎麼樣?

羅斯福和赫爾管不了那許多,他們準備在11月26日與日方正式達成協議。

從“魔術”破譯的情報來看,“臨時過渡辦法”與東條的想法一致,那就是對中不利、對日有利,對方是肯定願意接受的。

美國人的做法雖不地道,但在國際政治中卻並不鮮見。犧牲小國,保全大國,歷來都是如此,現在只不過是又增加了一個新的範例而已。

11月25日成為最關鍵的一天。

蔣介石不斷向華盛頓發來措辭強硬的長篇電文。在電文中,他再三強調,在日本從中國撤軍之前,只要美國對日經濟封鎖有一點點鬆動,中國這邊就頂不住了,“抗戰必見崩潰”。

似乎電文給羅斯福和赫爾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特別是看到下面這些句子的時候——假如真的到了那一步,你們以前的援助就是一場空,大家都白忙活了。以後我們也不再需要你們的幫忙,更不會相信那句“人間自有真情在”的謊言(“從此國際信義與人間道德,亦不可復聞矣”)。

這不是絕交信,但意思差不多。

赫爾一整天都坐臥不安,鬱悶不已。此時,有人來敲門了,一看,卻是胡適博士。

胡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時任中國駐美大使。

縱觀民國學界,素有“前有梁任公(梁啟超),後有胡適之”的說法。當時的胡適,無論在學界還是輿論界,均處於絕對的領袖地位,但鮮為人知的是,胡適和汪精衛等人一樣,也曾經是“低調俱樂部”的重要成員。

即使在南京國防會議召開的前一天,胡適仍然在呼籲政府“做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在他看來,以其時中國軍力,尚不足以戰。如果戰,必定要敗,與其敗而求和,還不如現在就著手,以謀求“五十年之和平”。

對胡適的話,蔣介石表現得不以為然,在國防會議上,他“頗譏某學者之主和”,某學者,影射的就是胡適。

但奚落歸奚落,蔣介石對這位有些書生氣的老夫子還是頗為敬重和欣賞的。他曾經評價胡適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可謂一語中的。

後來胡適終於明白,和比戰還難,難百倍,當戰爭來到眼前的時候,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了的。於是,他在態度上發生了根本轉變,並從此告別了“低調俱樂部”。

不久,他應蔣介石的要求,暫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