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1 / 4)

小說:一寸河山一寸血 作者:九米

與此同時,步兵掘壕而進,圍繞防禦陣地建立包圍工事。

包圍已成,原先複雜的叢林戰變成相對簡單的攻堅戰,從迫擊炮到機槍、手榴彈都有了用武之地。

孫立人的戰術,令自高自大的美國人都為之佩服,認為是叢林戰的一大創舉。

至1943年10月,孫立人終於打通野人山,駐印軍不僅由此建成了一條可行駛坦克輜重的公路,而且獲得了寶貴的叢林戰經驗。

“八陣圖”

1943年10月,雨季結束,適合作戰的旱季到來,中國駐印軍對緬北展開第一次旱季攻勢。

走出位於印緬邊境的野人山,便進入了胡康河谷,這裡有不亞於野人山的大片原始森林,地形極其複雜。

負責指揮的駐印軍參謀長波特納准將由此認為,日軍在胡康河谷也只會駐紮小股部隊,用打通野人山的兵力去應付,足矣。

新三十八師投入野人山戰役的是一個團,可是等這個團到了胡康河谷以後才知道,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此處集結著第十八師團的主力,一共有兩個聯隊!

第十八師團代號“菊兵團”,屬於日本首期組建的新編師團,來自於北九州,曾與熊本第六師團一道登陸金山衛,後來逐漸發展成為能征慣戰的一線老師團,特別是在叢林戰方面罕逢敵手,被外界稱為“亞熱帶叢林之王”,第一次遠征的失敗,可以說部分就是敗在第十八師團之手。

兩個聯隊,還配有重炮,當然打不過,在團主力突出重圍後,突前的搜尋連被日軍包圍在一個叫“李家寨”的地方。

聽聽這名字,“李家寨”、“張家村”,一點不像東南亞那一帶的稱呼,倒類似於中原某地的一座村莊。沒錯,“李家寨”不是原地名,它取自於搜尋連的帶隊指揮官、營長李克己的姓。

“李家寨”長約兩百米,寬約一百米,地方實在很小,假使在平原之上,第十八師團即使不組織步兵衝鋒,僅靠排炮也能摧垮對方防線。

抑或是時光倒退,中國軍隊剛剛進入野人山,你都不用怎麼賣力氣去攻,就那麼圍著,在缺乏叢林戰經驗的情況下,這個連準保沒幾天就會因生存不下去而自行崩潰。

倭國國旗也可以當圍裙,中國軍人同樣幽默

不過,這些假設如今都不存在。林子裡誰的炮都不太好使,日軍也一樣,重炮還不如迫擊炮呢,至於叢林戰經驗,自從經歷野人山戰役後,駐印軍已經完成一年級學業,你想讓他們立馬崩潰也是不可能了。

有時人就像做夢,一醒過來,所有噩夢煙消雲散,那感覺舒不舒服?

身為二年級老生,今後的成就如何,全看個人悟性和努力,而作為孫立人的部下,李克己一點都沒給自己的上司丟臉。

我們說過,森林裡沒有老師,那說的是進攻,防守方面的老師是現成的。

野人山的日軍知道拿現成樹木當天然工事,這東西又沒申請專利,所以你同樣可以拿來就用。

“李家寨”裡有一棵大榕樹,樹圍十多米,覆蓋地面的半徑則超過二十多米,彷彿叢林中的一座小山丘。

千年老樹精被李克己看中,在樹上構築了機槍掩體,由於樹實在太大,上面可睡可躺,機槍手們白天黑夜都不用下來,成了控制“李家寨”的最大火力點。

之後,圍繞大榕樹築成八個圓圈狀工事,工事之間可以相互進行火力支援,儼然三國故事中的“小八陣圖”。

“八陣圖”再玄妙,不過是死的東西,“李家寨”是否能守住,還是要靠活的人以及手中掌握的武器。

搜尋連一共三百多人,但這三百人都是經過充分休整和訓練的精兵,熟悉各種美械武器的使用,他們人人一支湯姆式衝鋒槍,連裡配備的輕重機槍、迫擊炮、反坦克炮,要是放在中國國內,幾乎就是一個主力師乃至軍的裝備。

李克己不遠戰,只近戰,到對方接近“小八陣圖”三十至二十米時,才一聲令下,端著三八大蓋的日本兵在密集的彈雨前,那真是來多少死多少,陣前觸目驚心,全是日軍橫七豎八的屍體。

到後來,李克己甚至制訂了一條規則,即衝過來的日軍如果不聚到五十以上,不準輕易開槍,以免暴露“小八陣圖”的位置,但官兵們端著衝鋒槍打得興起,有時不及五十也橫掃過去,直至掃得眼前一個不剩。

不怕白天強攻,就怕晚上偷襲,在野人山,大家是吃過苦頭的。

李克己在“李家寨”三十米外層層設定手榴彈陣。

這些手榴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