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1 / 4)

小說:一寸河山一寸血 作者:九米

除武器和兵員優先供給外,戰略軍與普通軍最大的差別,就是學習日本軍一級的建構,配備了相當於一個師的特種部隊。

一共就兩個名額,杜聿明第五軍毫無爭議地拿走一個,剩下來的大家都在搶,幾乎把頭都要搶破了。

有四個師進入海選名單,裡面又以第十八軍和第七十四軍旗鼓相當。

論資歷,第十八軍是老字號,早在中原大戰前就有了,第七十四軍直到抗戰初期才在上海建立,再怎麼算,都只能說是小弟弟。

論戰功,第十八軍無論在內戰還是抗戰中都以善戰著稱,一個“血肉磨坊”把日軍老牌師團都磨得沒了脾氣,不過也唯獨在這一點上,第七十四軍卻有後來居上的氣勢,特別是萬家嶺大捷,已經顯示出了戰略軍的雛形。

什麼叫“戰略軍”,決不能是有它不多,沒它不少,而是要有它沒它大不一樣。簡單點來說,不管薛嶽的指揮多麼高明,假如沒有第七十四軍,萬家嶺即便圍住第一〇六師團,要想打漂亮了也很困難。

蔣介石反覆思量,在第七十四軍的名字上畫了一個圈。得到訊息後,全軍上下歡聲雷動。

蔣介石的眼光不錯,需要指出的是,這支軍隊是在上高會戰前才被冠以“戰略軍”的,根本還沒來得及按待遇整補。

第七十四軍能取得如此神速的進步,不能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王耀武,對第七十四軍來說,他是比張靈甫還要重要的人物。

什麼都不靠

王耀武,山東泰安人,畢業於黃埔第三期,時任第七十四軍軍長。

民國年間,軍校遍地,武人到處都是,要想在軍隊混出名堂,就得有點自個兒的絕活,所謂“蝦有蝦路,蟹有蟹道”是也。

比如有的人靠資歷,某某年起就做革命黨人,或者某某年給孫總理他老人家打過工。又比如有的人靠關係,投了哪幫哪派,正好投的這幫這派得了勢。再不濟的,還可以靠運氣:子彈老是打不著你,但卻專門朝著你的上司腦袋上撞……

可是王耀武什麼都不靠,他一路升遷,只靠軍功。

當然,更現實的問題是,就算他想靠也很難。要知道,王耀武要資歷沒資歷,要關係也沒什麼了不得的關係,橫過來豎過去,不過是個黃埔三期生。

在黃埔學生中,高一期就要壓死人,多少黃埔一期兩期的還在下面慢慢爬哩,你不苦幹硬幹拼命幹怎麼行!

內戰時期,王耀武有一次在江西宜黃被紅軍包圍。蔣介石傳下令來,讓其棄城而走,但他一直守著城,守了整整一個月都未被紅軍攻破,幾乎算得上是一個軍事奇蹟。

蔣介石也很好奇,就特命召見他,問他為什麼有令都不突圍,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

王耀武老實作答:“圍成那個樣子,根本就突不出去啊!與其出城失敗而亡,不如在城裡守到最後,而且宜昌是戰略要點,失守後很難再奪回來,因此我就下了寧死也不放棄的決心。”

召見以前,王耀武不過是一個團長,召見之後,他便成了旅長。

能拼命當然不是王耀武唯一的優點,因為黃埔精神幾乎就是拼命精神,大家都在拼,所以他還得會點別的。

應該說,王耀武的治軍和指揮才能在黃埔生中也是很突出的。

蔣介石給他的那個旅,其實是個補充旅,戰鬥力本來一般,但王耀武任旅長後,忽然變得厲害起來。

從淞滬會戰開始,王耀武與剛剛建立的第七十四軍結緣,並從此與這支部隊無法分開,直到取得萬家嶺大捷。

在第七十四軍的整訓和編練上,王耀武秉持一個宗旨:紀律好、能作戰、不怕死、聽指揮。

這一點,從上高第一戰就可以看出來。如果沒有嚴格的戰場紀律,在那種高強度的炮火打擊和心理威懾下,要做到不退不跑,實在是相當困難的。

第七十四軍火力如此猛烈,但實際上每個師的防守正面也只安排了一個團,其陣地和火力點設定之隱蔽和巧妙可見一斑。

一個師共有四個團,王耀武來了個車輪大戰,這個團吃不消了,馬上再派另一個團上去,以此保持兵力使用上的充裕自如。

愈吸愈近

第三十四師團被打急了。

3月22日那天,他們之所以攻得這麼猛,是因為在接近上高時,已經吃過第七十四軍的虧了。

當時他們正要渡河。之前由於一路碰到的都是湘軍、川軍這樣的二三流部隊,而且一打就退,日軍官兵開始變得手舞足蹈,都不知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