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同通向大海的走廊地帶割讓給他。在耶路撒冷,穆斯林保有聖殿山,而基督徒在法官的監管下可自由出入聖殿山並在那裡禮拜。這樁交易忽視了猶太人(他們大部分已逃離此地),但這樣的共享主權協議仍然是耶路撒冷歷史上最為大膽的和平協定。
然而,兩個世界都驚懼不已。在大馬士革,穆阿扎姆的兒子納西爾·達烏德(Nasir Daud)下令舉行全國哀悼。很多人聽到這個訊息都在哭泣。卡米勒強調:“我們只是讓出了一些教堂和毀壞的房屋,那些神聖的地方還有令人敬仰的岩石圓頂清真寺仍是我們的。”實際上,協定對他也是有利的。他可以再次統一薩拉丁的帝國,並將其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在腓特烈這邊,大主教格羅爾德禁止這位被革除教籍者訪問耶路撒冷,聖殿騎士團還因他沒能得到聖殿山而對他大加斥責。
3月17日是星期六,在阿拉伯禁衛軍和侍從、德國和義大利軍隊、條頓騎士團以及兩名英吉利主教的護衛下,腓特烈與蘇丹的代表沙姆斯丁(Shams al…Din)在雅法門會面。沙姆斯丁是納布盧斯的法官,他將耶路撒冷鑰匙交給了腓特烈。
大街上空無一人,很多穆斯林都離開了。對於拉丁的這次復興,敘利亞的東正教徒感到很不高興——而且腓特烈的好日子並不長:凱撒利亞主教正在趕來以執行大主教的禁令,並叫停耶路撒冷的聖事活動。
腓特烈二世的加冕:日耳曼的耶路撒冷
在醫院騎士團首領的府邸住過一宿後,腓特烈在聖墓大教堂舉行了一個特殊的彌撒。教堂裡沒有一個教士,而是擠滿了他那些德國士兵。腓特烈將自己的皇冠放在各各他的聖壇上,然後戴在頭上。舉行這樣一個加冕禮意在向世人表明他才是基督教王國統領一切、至高無上的君王。腓特烈向英格蘭的亨利三世解釋說:“我們是天主教皇帝,我們頭上的皇冠是萬能的上帝從他的王座上取下的。靠著他的恩惠,在他的僕人大衛的屋裡,我們的地位被抬舉到世界萬王之上。”腓特烈並沒低估自己的重要性:他導演了一出怪異的、場面宏大的舞臺劇。他將這座教堂視為大衛王的聖殿,在這裡,一個神聖的國王、神秘的末日皇帝得到加冕。
隨後,皇帝來到聖殿山,他欣賞著岩石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稱讚阿克薩美麗的壁龕,並來到努爾·丁的講經壇。當他發現有個神父正拿著一本《新約》,試圖進入阿克薩清真寺時,他上前一把將那神父打倒,大叫道:“混蛋!上帝作證,要是有誰不經我允許再進入此地,我就挖了他的眼睛!”
穆斯林看守人不清楚是什麼造就了這位長著薑黃色頭髮,言行又特立獨行的人。“如果他是個奴隸,他甚至不值兩百迪拉姆。”有個看守人不合時宜地喃喃自語道。那天晚上,腓特烈注意到宣禮員並無動靜:“啊!法官,”他對蘇丹的代表說道,“宣禮員昨天晚上為何不通知祈禱呢?”
“我勸說宣禮員不要通知祈禱,以示對國王的尊敬。”卡迪說道。
“你錯了,”腓特烈答道,“我在耶路撒冷過夜為的就是能聽到宣禮聲以及祈禱時的哭聲。”如果腓特烈的敵人把這當作對伊斯蘭的友善,腓特烈差不多就可以高興地判斷出他的妙計奏效了。當宣禮員通知中午祈禱時,“他身邊的所有僕人、侍從以及他的家庭教師”都拜倒在地,祈禱起來。
那天早上,凱撒利亞主教帶著他的禁行聖事令來到耶路撒冷。皇帝離開自己在大衛塔的駐防地,回到了阿克,阿克的貴族和聖殿騎士團毫不留情面,對他充滿敵意。現在面臨著義大利教皇的攻擊,皇帝計劃秘密地離開。但5月1日清晨,阿克大批暴民從屠夫那裡弄到動物的內臟,包括雞肝等,向腓特烈大把扔去。在返回家鄉布林迪西的船上,他開始想念起自己的“敘利亞之花”:“自從我離開到現在,從未有過像此刻所感受到的那種巨大痛苦。現在我相信,如果不趕快回到她身邊,必將憂愁而死。”
他沒待多久,也未再回來,但他仍然做了十年正式的耶路撒冷首領。腓特烈把大衛塔和王宮給了條頓騎士團。他命令這兩處建築的主人,即薩爾扎的赫爾曼和溫徹斯特主教彼得,對大衛塔進行整修(部分整修痕跡今天仍能看到),並加固聖斯蒂芬門。法蘭克人重新得到“他們的教堂以及以前的財產”。猶太人再次受到限制。失去了城牆,耶路撒冷就不安全了:幾星期後,希伯倫和納布盧斯的伊瑪目帶領一萬五千名農民進入城內,基督徒退縮到大衛塔。阿克派出一支軍隊趕走了穆斯林入侵者,耶路撒冷再次歸基督徒所有。'3'
1238年,卡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