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精神病專家將成為全瑞典最惹人厭的人之一。這是一件。
另一件比較複雜。
共謀對付莎蘭德的那些人——他暗稱之為“札拉千科俱樂部”——是秘密警察。他知道其中一個:畢約克,但畢約克不可能是唯一的一個。一定是一群人……某種小組或單位之類的。肯定有帶頭者,有行動管理者。一定有預算。但他想不出該怎麼去找出這些人,甚至不知從何著手。對於秘密警察的組織緣起,他僅有十分模糊的概念。
星期一展開調查之初,他先派柯特茲到索德馬爾姆的二手書店去買所有關於秘密警察的書。下午,柯特茲帶著六本書來到他的住所。
《瑞典間諜戰》,麥可·羅斯奎斯特著(坦帕斯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秘警之首:一九六二至一九七〇年》,維涅著(瓦斯壯和威斯坦德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秘密警力》,楊·奧托森與拉斯·馬格努森合著(帝達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秘警的權力鬥爭》,艾瑞克·馬格努森著(寇勒那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一項任務》,卡爾·黎波姆著(瓦斯壯&威斯坦德出版社,一九九〇年);以及有點出人意料的《臥底特務》,托馬斯·懷賽德著(巴蘭庭出版社,一九六六年),此書探討的是溫納斯壯事件,不過是六十年代那個事件,而不是布隆維斯特最近揭發的溫納斯壯事件。
星期一晚上到星期二凌晨,他花了不少時間閱讀或至少瀏覽這些書,看完後有幾點發現。第一,有關秘密警察的書多半都在八十年代末出版,搜尋網路發現,類似主題幾乎沒有較新的作品。
第二,關於多年來瑞典秘密警察的活動,似乎沒有任何簡單明瞭的基本概要。這可能是因為許多檔案都被蓋上“極機密”章而無法取得,但似乎也沒有任何機構、研究者或媒體針對秘密警察進行嚴密的審查。
他還注意到另一件奇怪的事:柯特茲找到的書中都沒有列出參考書目。反倒是腳註處經常引用晚報的文章或是某位上了年紀已退休的秘密警員的訪談內容。
《秘密警力》一書十分引人入勝,只可惜大多以二戰前與大戰期間為主。維涅的回憶錄,布隆維斯特視之為宣傳工具,是一個遭受輿論嚴重抨擊後被解職的秘警頭子,為了自我辯白而寫的。《臥底特務》的第一章就有太多關於瑞典的錯誤資訊,他隨手就扔進垃圾桶。最後只剩下《秘警的權力鬥爭》與《瑞典間諜戰》這兩本真正展現其雄心,即描述秘密警察的工作,書中有日期、姓名與組織結構。他覺得艾瑞克的著作尤其值得一讀,儘管並未為他此刻的問題提供任何解答,還是詳細解釋了秘密警察的組織架構與其數十年來主要插手的事務。
最令人意外的是黎波姆的《一項任務》,書中描述了帕爾梅遭暗殺與艾伯·卡爾森事件發生後,前瑞典駐法大使奉命審查秘密警察所遭遇的問題。布隆維斯特從未看過黎波姆的著作,作者那嘲諷的口吻加上鋒利的評論倒是讓他大吃一驚。不過就連黎波姆的書也未能讓布隆維斯特更接近問題的答案,只是他已開始有點明白自己要對抗的是什麼樣的對手。
他開啟手機,撥了電話給柯特茲。
“柯特茲,謝謝你昨天幫我跑腿。”
“你現在又需要什麼?”
“再替我跑一趟。”
“麥可,我實在不想說,可是我還有工作要做。我現在是編輯秘書呢。”
“很棒的職務升遷。”
“你要我做什麼?”
“這麼多年來,有一些關於秘密警察的公開報告。黎波姆寫了一份,一定還有其他類似的。”
“我懂了。”
“凡是國會找得到的東西都幫我送來,像預算、公開報告、質詢內容等等。還有秘密警察的年度報告,再久以前的都要。”
“遵命。”
“很好。對了,柯特茲……”
“怎麼樣?”
“明天給我就好。”
莎蘭德整天都想著札拉千科。她知道他們只隔著一間病房,知道他晚上會在走廊上閒晃,也知道他今天凌晨三點十分來過她的房間。
她為了殺他一路追蹤到哥塞柏加,結果行動失敗,札拉千科還活著,而且就安穩地躺在距離她幾乎不到十米的床上。她陷入了困境。暫時看不出情況有多糟,但如果不想冒著再度被關進瘋人院接受泰勒波利安看管的風險,她就得逃跑,甚至秘密出國。
問題是她幾乎連在床上坐正都有困難。不過情況確實改善了。頭還會痛,但是一陣一陣而非持續性,左肩的疼痛也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