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香櫞皮一錢,高良薑一錢,焦山楂二錢,麥芽三錢,血琥珀五分沖服,七劑,隔日一劑。
1964年10月23日再診:上方隨症加減三次,症情趨向穩定,絞痛很少發,飲食亦好轉,唯少腹有時發涼,脈沉細,舌正無苔,續宜強心氣,養肝脾以資鞏固。處方:黃芪二錢,黨參一錢,白朮一錢,茯苓二錢,炙甘草一錢,當歸一錢五分,白芍一錢,熟地二錢,五味子八分,遠志(炒)一錢,陳皮七分,肉桂(後下)二分,七劑。慢火濃煎二次,共取300毫升加蜜一匙,分兩天四次服。最後改用丸劑,朝服養榮丸一丸,晚服左歸丸一丸。至11日底症情更為好轉,食慾增加,精神大振,睡眠亦佳,體力增強,活動已不氣短,諸症皆平穩,脈緩有力,舌正無苔。欲回新疆工作,遂囑續服養榮丸每日一丸,以善其後雲。
按:本例現代醫學確診有。心絞痛,(2)慢性膽道炎、膽絞痛,(3)遷延性肝炎,(4)慢性腎盂腎炎、腎絞痛等症。並長期住院臥床,病情極為複雜,蒲老根據中醫審證求因:不外是六淫之邪,由表入裡,未能及時透邪外出,以致附著臟腑,或內傷七情以致機體功能紊亂,或兩者相合為病。今患者病程已六年,脈寸尺沉弱,體質已虛,而見症皆實,如胸痛徹背,背痛徹心,胸感憋悶,指甲發青,噁心,大便幹,右關動數,左關弦細,知其氣機閉塞,胸中陽氣不宣,急則治標,逐以括蔞薤白半夏湯加柴胡、枳實、降香通陽宣閉,調和肝胃。服後疼痛次數及程度皆大減,但停藥則發作仍頻且甚,右關由動數轉弦緩此胸中陽漸通,氣機初啟,而心氣不足,膽胃未和,故易十味溫膽湯加減,益心氣,和膽胃,再加高良薑溫陽散寒,川楝子降逆清膽。麥芽和胃疏肝,又因上下肢有紫斑加川芎、桃仁、血竭行淤和絡。五診精神好轉,已能下床活動,但其胃尚不舒,泛酸嘈雜或嘔吐,改用法半夏、乾薑、黃連、代赭石、沉香調肝胃,降逆氣。用黨參、茯苓、小麥、當歸、白芍、熟地益心氣,養肝血,於是患者病情進一步穩定而出院休養。然而仍見心情悲觀,時時欲哭,睡眠欠佳,故用芍藥甘草湯合甘麥大棗加味,滋補心肝,健脾和胃。終則改服人參養榮丸,後加服左歸丸,心、腎、肝、脾並調,補其不足以資鞏固。從而精神、睡眠皆佳,飲食、二便正常,而回新疆工作。
附註2
什麼叫“心血淤阻”?什麼叫“脾腎陽虛”、“肝陽妄動”?……
為了讓讀者對中醫學的術語、辨證論治等等有個直觀的認識和常識性的瞭解,現將關於各臟腑病、證治則的內容摘抄羅列如下(括號中的內容是筆者的解釋)。但須說明,這些只供讀者作常識性的瞭解。如有需要,還得找醫生診治,以免耽誤了病情!因為中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問,又無數字可循,尤以其中的舌象、脈象等等,更非文字可以表達,必須久經臨床磨鍊體察才能有效診療。
心陽虛證
主要脈症:心悸、氣喘、心痛、舌苔淡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等。心悸的特點為心中空虛(心中空虛感),惕惕而動(心中不安感),動則尤甚。氣喘的表現為陣陣發作,氣短而息促(上氣不接下氣,一動就氣喘),行動尤甚。心痛系暴作(心口痛是突然發作的——這個“心”就是解剖圖上的“心”,而非“髒象論”裡的“心”),並現肢冷(四肢發涼),脈疾數而散亂(脈象快而無規律,“數”這裡是“快”之義),甚則手足唇鼻青紫暗晦,或面色蒼白,自汗(沒有外部原因的出汗,俗稱“虛汗”),形寒(全身怕冷蜷縮)等症參見。治則:溫心陽、益心氣法,用“養心湯”或“四逆湯”之類。
心陰虛證
主要脈症:心悸、少寐、心嘈、舌質淡紅、苔少或舌尖幹赤等為心陰虛之主症。其心悸特點為悸而煩,驚惕不安(心中感覺不安,心煩)。少寐多伴夢擾不寧(睡不好而多夢)。心嘈乃心中灼熱似飢(胸口內灼熱嘈雜感)。此外,或見健志、夢遺、盜汗、多疑善感等證(此外還有遇事易忘,男性夢中遺精、盜汗即夜間睡醒之際出冷汗,性格變得多疑等)。治則:滋陰養心安神法,用“天王補心丹”或“硃砂安神丸”之類。
痰火內擾證
主要脈症:心悸、癲狂、不寐、舌質紅赤或乾裂、少苔脈滑數等為其主證(症)。其心悸為時時動悸,胸中躁動煩熱。癲狂的特點為神志痴呆,語無倫次,甚則哭笑無常,如癲如狂(類似現在說的精神病)。不寐多因噩夢紛紜,躁擾難寐(多噩夢而睡不好)。此外,或見面赤、口渴喜冷飲、吐血、衄血(鼻、齒齦出血)、小便熱赤(熱而帶紅色)、溲(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