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燃眉之急。為籌銀兩,爹爹將天都城內最富盛名的十家富商召集一處,投標未來十年的皇商資格及雲嶺的礦產開採權,箇中若有願有人捐助災民者,免除未來三年稅賦。不出五六日,百萬銀錢到賬。
那是在先帝時候的事,如今怕是沒有幾人記得,縱然有好記性者,也沒有幾個人敢效仿一介罪臣,無論江南沿岸有多少嗷嗷待哺的災民。
“娘娘,您的母家是天都名門,何不幫助皇上籌集銀兩?”她道。
淑妃遽怔,惑然道:“他們都是些書生,全然不懂得孔方之道,如何幫皇上做這些事?”
“他們不需要懂,只需要拿出娘娘母家的名號。”
~
淑妃孃家兄長亦是天都儒學大家周念,有感天災無情,為籌善款,拿出傳家白玉珠送行拍賣。此珠乃周家傳家之寶,已傳襲十世,色澤圓潤,形狀飽滿,據聞有助家宅祥和、佑澤子孫福祉之說。別的不提,單說周家出了一位陪皇伴駕的淑妃娘娘,便有足夠的說服力。是而,全城富商競相爭取。
然而,一顆珠子再是名貴,富商們再是熱衷,實值加上傳說,萬兩已是天價。周念孝再接再厲,拿出淑妃妨孃親繡的“父慈子孝”“一堂和睦”八字家訓,又引得諸多商賈的競價熱潮。
兆惠帝聽說後,當即駕臨寧正宮,與一對兒女小敘天倫,對淑妃更是褒賞有加。閒聊中聽聞薄光到德馨宮收拾舊物,隨後追去。
“這麼好的主意,你為何送予淑妃去擔這個美名?”
“淑妃娘娘本就有悲天憫人之心,這個美名她擔當得起。而且淑妃娘娘的母家門楣清白高貴,最能得到那些指望家宅也能飛出一隻鳳凰改變自身富而不貴命運的商賈的熱烈響應。”薄光淡淡說罷,轉而道,“皇上如何曉得這是光兒的主意?”
兆惠帝笑語:“除了你,誰想得出那等別樹一幟的法子?”
她莞爾:“光兒只是親眼見過下層討生者們的生活境遇,是而更懂得如何出手相助。其實,光兒還有一個法子,就是不知道皇上肯不肯?”
他臉上一喜:“朕眼下最愁得便是銀子,西北那邊的仗尚不知打到什麼時候,不知道何時又將有軍費支出。光兒若有生財之道,朕沒有什麼不肯。”
她舉起著案上一件水晶鎮紙,問:“皇上可知有些時候,宮中太監們會私拿宮裡的一些器物出去販買麼?”
“朕曉得。王順為了杜絕此事,每隔三日都將將所有名貴的珍寶古親自點驗一遍,中間尚有冷不丁的抽查……你問此事作甚?”
“皇上須命王公公放水。”
他將信將疑:“拿宮裡的東西賣到外面?朕已經淪落到販賣家產了不成?”
她啞然失笑:“準確說,是皇上的日常用物,若有貼身之物,更妙。”
“你是說……”
“淑妃娘娘親手的繡品可使得那些富商趨之若鶩,是因與天黃貴胄相關的物什從來都是民間收藏者們的首選。若是皇上拭過面的方帕,飲過茶的茶盞,寫過字的小毫……這些小東西比及宮內庫房裡每樣器物,皆無足論道,但放在外面人的眼裡,尤其是經由宮裡當差的公公們拿出去,便是最具收藏價值的無上珍寶。王公公帶頭,暗示府尹府充耳不聞,不出十日,最少集得起十萬兩白銀。不過,也頂多十日,再多幾日,外人便會以為宮中失去法度,致使私賣氾濫。”
兆惠帝頷首:“十萬兩,加上淑妃那邊集來的八萬兩,太后命慎家捐來三萬兩……還差九萬兩,朕還須使那些朱門酒肉臭的大臣們出點血才成。”
她沉吟道:“大臣們為了彰顯自己的清廉,不會也不敢拿出太多,皇上若是想使他們出血,難呢。”
他冷哼:“這正是朕所氣惱的。這些京官一個個拿著朝廷厚祿,享著地方官員的私貢,在這個時候卻裝傻充楞,實在可惡至極。”
“最快的方法……”她忖思良久,“是殺雞儆猴。朝堂之上,皇上先示意各位自願出資賑災,而後,尋一個御史們參得最多的貪婪之輩,立即查辦,抄沒家產,雷厲風行,不容任何轉圜。”
兆惠帝會意一笑:“如此,那些人便明白朕對此事的態度,必定各出巧思,拿出可拿之物,獻出可獻之財。朕也可裝一回糊塗,不問來處,只問收成。”
“總是要度過眼下的難關才好。”
“太好了。”兆惠帝龍顏大喜,握住她一隻素手,“光兒真是朕的福星!”
“皇上過獎。”感謝我的雙親罷,這都是孃親記在手札的有關我家爹爹的言行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