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衛昭。
有了兩年前的教訓,李伉這回打得很聰明,也很謹慎,如果不出意外,全面收回幽州不在話下。
不過,那位頗有昭陽侯遺風的秦王衛昭,他的風頭似乎有點太盛了,就連衛夙看了戰報,也說四皇子的名字取對了,昭陽侯的那個“昭”字,借得好。
李伉不怕衛昭搶自己的軍功,他才是全軍主帥,衛昭打得再漂亮,只要拿回幽州,最大的功勞就是他的。
他擔心的,是衛夙愛屋及烏,重新恢復對衛明的好感。皇帝好戰,太子主和,兩方的矛盾天然不可調和,都不用其他人再去挑撥。
早年間,太子的舅父、表兄戰功顯赫,皇帝不看僧面看佛面,對姬家自然高看,皇后是姬家女,太子的位置當然穩如泰山,旁人根本不敢妄想。
如今,姬清病故,君臨和姬玉更是英年早逝,現任的長寧王和昭陽侯,都是乳臭未乾的小娃娃,姬家在軍中的影響力大不如前,正是扳倒東宮的好機會。
可在此時,偏偏出來一個衛昭,他和太子是同胞兄弟,若是他在軍中得了勢,太子的位置還有何人可以撼動。
李伉有個得寵的妹妹雲妃,還有個得寵的外甥五皇子衛時,自然不願看到這樣的局面。
好在戰場之上,刀槍無眼,敵人絕不會因為你是天潢貴胄就對你另眼相看,多來幾個殺敵搶功的倒有可能。
於是,李伉擺了衛昭一道。
一心想著光復故土的小皇子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家主帥會在如此重要的戰場暗算自己,等他想明白事情的緣由,已經身在赫連濯的帳篷了。
之後就是李伉對幽州的全面進攻,他最擅長人海戰術,所謂“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便是如此。
可無論代價有多慘重,只要能光復幽州全境,李伉就是大衍的英雄,而衛昭失手被俘的真相,隨著那些死亡,也都淹沒在了塵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