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2 / 4)

小說:香江一九八四 作者:淘氣

黑馬國際那樣,不但能夠取得惹人矚目的成績,還能經常爆出爭辯性話題。

這條路被堵死後,《明報》管理層又開始思考第二條對策——介入陳平安、《東方日報》和《星島日報》之間。

他們已經派人打聽出來,這種現象的產生。並非陳平安和兩家報社高層商量後的結果,完全是一種自發的默契。建立在對市場的機敏嗅覺和商業上的高度敏感,於無形中形成的格局。

想要取代《東方日報》吹捧陳平安顯然不可能,這麼長時間來黑馬國際和《東方日報》已經形成良好互動。後者甚至專門為黑馬國際開出專欄,前者在國內外的第一手資料也都會先交給《東方日報》。

那麼唯一的機會就在於和《星島日報》爭搶黑陳平安的角色。雖然《星島日報》已經在讀者心中打上“陳平安黑”的標籤,難度不低。但總比取代《東方日報》要容易些。

管理層商定後,將對策上報查良庸。結果被查良庸好一番臭罵。查良庸絕不容許自己的報紙為了銷量,喪失自身報格。丟掉好容易才樹立起的清譽。

但是黑馬國際這潭水《明報》必須插只腳進來,因此他定下方針,以後對黑馬國際的人或事或者電影,都以公眾角度,持不偏不倚態度進行客觀報道,絕不許夾雜半點主觀因素。讓讀者能夠透過《明報》的報道,產生自己的分析判斷。

這樣的做法,雖然短時間內難以藉助陳平安提高銷量,但只要把客觀性持續下去,假以時日定能收穫回報,而且還能夠繼續維護《明報》“擁有獨立報格的知識份子報刊”的清譽。

制定策略後,就是等待最佳良機。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和等待,終於在昨晚覓到良機。於是,今日便有了這篇有關兩部喜劇片的對比報道。

報道中,《明報》很客觀的對兩部電影進行闡述。

“《殺妻二人組》演員陣容強大,四位主演周閏發、鍾振濤、梅豔方、王組賢都是時下當紅明星,只憑這一點就足以吸引觀眾走進戲院一睹為快。這部電影的劇情誇張瘋癲,場面熱鬧笑料不斷,可惜全片走的喜劇風格並無新意,即便以略帶誇張的尖刻手法嘲諷小丈夫的矛盾心理,迎合了八十年代中期都市狂想的大潮流,但仍無法擺脫已有喜劇片的既定框架,屬於從眾作品……”

“這次的兩部喜劇片,如果單從片名看,沒有半點喜劇色彩,《幽靈鬥殭屍》更是如此。劉德驊、李賽鳳兩位正式轉戰大螢幕的當紅電視明星,以及被邵氏從臺灣帶到香港的王組賢三人聯袂主演,僅從演員陣容來看稍遜《殺妻二人組》,但就昨晚觀眾反應來看,《幽靈鬥殭屍》的笑聲更多,許多觀眾走出影院時,臉上的肌肉和肚子都還隱隱作痛。

歡樂更多未必代表成功。《幽靈鬥殭屍》開創出一種不同於時下的新的喜劇風格,更加誇張荒誕,有違常理有悖邏輯,是否能夠得到廣大市民認可,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陳平安參與制作的每部電影,除了在熒幕閃光的主角外,同時還會塑造眾多有血有肉的角色。吳猛達、吳君茹、徐晉江、李字雄等人在片中戲份雖然不是最多,但同樣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至少在這一點上,《幽靈鬥殭屍》是成功的……”

“譁眾取寵!”

這是《星島日報》的標題,他們定位明確,繼續扮演“陳平安”黑的角色。在《星島日報》記者筆下,《幽靈鬥殭屍》這部跟風片,完全是一部荒誕離奇的電影,甚至套用了上個月陳佰生“一部莫名其妙的電影”的話來形容。

在《星島日報》看來,整部電影雖然笑點眾多,笑料層出不窮,但這些笑點笑料,誇張的失去邊際。他們提醒陳平安,“雖說藝術高於生活,但不要忘了藝術同樣來源於生活”,《幽靈鬥殭屍》的笑點雖多,但完全脫離生活,典型的譁眾取寵!

文末又指出,如果這樣譁眾取寵式的搞笑方式,也算是一種新的題材,那將會成為香港電影最大的悲哀!

“現象級導演!”

《東方日報》頗有語不驚日死不休的勢頭,從最早提出的陳平安天生慧眼,到四月份報道《地下情》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現象,這次終於爆出了“現象級導演”五個大字。

除了這五個字,《東方日報》首次提出“無厘頭”這一概念,指出《幽靈鬥殭屍》將會成為無厘頭電影的開山之作。文中對吳猛達和吳君茹的轉型給與肯定評價,認為他們兩人將會成為無厘頭電影的標誌性人物,順道再次感慨陳平安慧眼識金,於漫漫人海中選出這兩個鬱郁不得志的演員,透過一部電影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