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臘月十九,往年過年,芷魚國際傳媒公司的全體員工都會有很長一段時期的假期,從臘月二十六到正月初七,初八開始上班。
因為距離自己的公司放長假只有一個星期了,上午,方墨瑋特意搬了一張書桌,書桌上擺放電腦,到光線亮一些的房間辦公,與幾個總監召開視訊會議,給他們佈置年尾的工作,並叮囑他們一聲記得發放年終福利等。
外公外婆手忙腳亂,忙著給昨天剩下的那些魚開膛剖肚,然後醃製晾到風口處吹乾。
程小蕊則給他們打下手,幫他們,隨叫隨到。等方墨瑋開完會,也直接去幫外公外婆的忙。
中午。家裡準備做螺螄吃。
螺螄吃起來好吃,做起來卻很麻煩,在外面吃的都不夠衛生。沒辦法,有殼兒。清洗不容易。而家裡做螺子,最少要等兩天或是三天,度幾遍清水,讓螺子吐出裡面的泥土,髒東西。外公外婆他們這邊的人度螺螄時喜歡在水裡加一點豆油,這樣可以加快螺子清吐身體裡的髒東西。
前兩天外婆把螺螄養在屋子東邊的一個大水缸裡,一天換一次水,昨晚上又加了豆油。到今早上又換了第二遍水。
此刻外婆將螺螄撈上來,放在一個水盆裡,看上去水盆裡的水已經清澄,看來髒東西已經清理乾淨了。
“真好,墨瑋哥哥,中午又有螺螄吃啦。”程小蕊依偎著方墨瑋,一邊攙著他的一隻胳膊,吞吞自己的口水,嬌暱的說。
方墨瑋瞧她那饞樣,不禁伸手掐了掐她臉上那紅彤彤的嫩肉。說:“小丫頭,整天就想著吃!”
程小蕊嬉嬉的說:“日求三餐、夜求一宿舍,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方墨瑋搖搖頭。表示懶得搭理她。
外婆已拿著水盆到了屋後的搖井邊,方墨瑋和程小蕊跟著一起過去。
說到搖井,現在即使是在農村也極少看到了。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它是許多地區人們生活飲水的來源。
它是一種將地下水引到地面上的一種工具,是鑄鐵造,底部是一個水泥式的壘塊。井頭是出水口,後粗前細,尾部是和井心連在一起的壓手柄,約有二三十公分長。經常使用,使其變得較為明亮。井心中是塊引水皮。靠的就是這塊引水皮和井心的作用力將地下水壓引上來。
搖井利用的是物理槓桿原理,支點、阻力點、用力點均在長把手上。在你往井口倒了引水之後再壓把手。裡面的活塞上下移動,使的壓力降低,下面的水就自然的上來了。
外婆將一盆足有一斤重的螺螄放在地上,對準井頭,搖了一些水到盆裡。
螺螄底部必須用鉗子夾開,將腸子雜物掏出來,只留下螺螄肉,這樣既省作料,又衛生,外婆便又對程小蕊說:“去,小蕊,去拿把鉗子來。”
“好!”程小蕊連忙點頭,轉身去了裡屋,很快拿了一把鉗子出來。
兩人看著外婆弄,不過,夾腸子等髒東西也是需要技巧的,方墨瑋這會兒看得有些鬱悶,外婆不小夾破了一隻螺螄,看著髒兮兮螺子肉,他覺得有些倒胃口。
今年兩頭春,轉眼立春已有三天了。暖日傍簾曉,濃春開篋紅。釵斜穿彩燕,羅薄剪春蟲。巧著金刀力,寒侵玉指風。娉婷何處戴,山鬢綠成叢。
下午,外公突發奇想,想栽幾棵樹。
他老了,正值古稀之歲,哪天不小心走了,或許就沒幾個人記得他來這世上走過。所以他想再栽幾棵樹,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年又一年,一載又一載,樹會越來越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栽了樹之後,他再將自己的魂,自己的情感全部寄託到樹上,離開人世後至少樹還在。
方墨瑋和程小蕊答應陪外公到集鎮上去買樹苗。
三人走走停停,一路外公給他們介紹著沿路的風景。
遠處絲帶飄過的c河,泛著魚肚白,微微反射的陽光,宛如播撒著金子兒。還有道路下邊的水田,水田常年有水,只能種水稻,每年兩季,此時處於休眠狀態。
立春栽樹綠幽幽,立夏栽樹無本收。年尾種竹枝枝綠,年頭栽樹鬥鬥青。
再次來到距離家裡只有三四里路的集鎮上,三人一齊沿著古式街道向前溜達,一路走到盡頭,各式各樣的東西應有盡有,密密麻麻擺放著毛竹,間隙擺著一些樹苗。
他們這裡看看,那裡問問,樹苗種類多樣,有桂花樹、葡萄樹、石榴樹、板栗樹、梨樹、棗樹等。
尋覓最後外公決定買下幾棵板栗樹、葡萄樹,還有幾棵桂花樹苗,山核桃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