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麼辦?
“我們現在手裡持有的美國國債,實在是太多了,我們需要減少美國國債的持有量。”庫賽說道。
當初在和美國的利益交換與妥協的過程中,阿拉伯各產油國不得不增加手中持有的美國國債,尤其以沙特,科威特和伊拉克為多,從長遠角度來看。如果庫賽的最終計劃能夠成功的話,美元一定會貶值,他們手裡的美元,國債,都是需要陸續丟擲的。所以,從現在開始,向國際市場上拋售美國國債!
美國人以為,自己的美元是國際貨幣,他們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將世界的財富收集起來。相當於全世界都在給美國人買單,而美國人的消費觀念,有一塊錢,都是想花出去十塊錢的主,錢不夠花怎麼辦?透支!普通人透支信用卡就可以了。而整個國家,想要透支,那就只能是借債。
印一些廢紙,就可以換來別人的財富,繼續供他們消費。這就是美國人的特點。
借了那麼多國債,也應該讓他們嘗一嘗由此引發的惡果了。
說起美國的國債。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在經濟學領域裡,只要貨幣供應增長與生產增長相適應;國民經濟就能健康執行。因此;控制“滯脹”的主要處方就是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也就是說,多印錢,就會導致通貨膨脹,那麼為了遏制通貨膨脹;鈔票不隨便印了;但是,錢又不夠用,只能有一個方法:借錢!於是,財政赤字。被轉嫁成了債務財政。
而美國龐大的國債,罪魁禍首,還是里根,當初里根上臺時,信誓旦旦地要削減政府支出和財政赤字;但是,他給美國創造了一個奇蹟,給布什留了個爛攤子。而布什也是個敗家子,只知道花錢。
當初里根剛上臺時,美國赤字僅為579億美元;1982年就突破了一千億美元大關;而在里根執政的8年時間;財政赤字累計達到1。67萬億美元。
但是,在這一段時間。美國的國內通貨膨脹率並不高;只保持在百分之四左右。
看起來,美國依舊欣欣向榮,但是,誰也沒有看到,那是里根借了大筆的錢才得到的結果。里根剛剛上臺時;美國政府的債務大約為1萬億美元,但是,八年過去之後,美國國債額已接近3萬億美元。
布什接過了里根的位子之後,更是絲毫不在乎當初的承諾,在後世,等到布什因為國內經濟問題連任競選失敗被趕下臺的時候,美國國債達到了4萬億美元的天文數字。其中,有一萬五千億,都是從國外借來的。
到最後,借新債,卻只能還上舊債的利息,就已經是死迴圈了。
美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在後世,爛攤子留給了克林頓,才開始減小了債務。
現在,欠債的人是爺爺,當初就是美國人借錢的時候,也是理直氣壯的。不過,庫賽決定,要改一改這個規矩了。
現在,中東各國手中持有的美國國債,就有三千億美元左右,哪怕丟擲一半去,也能夠讓美國人喝一壺的了。
“阿卜杜拉,即使我們不改變石油策略,僅僅是拋售美國國債,這也能夠讓美國足夠的敵視我們,很有可能,會發動一場戰爭。”蘇爾坦國王說道。
以美國人現在的行為,如果他們大舉拋售美國國債,那麼,布什肯定是不願意的。布什生氣了,後果很嚴重的,蘇爾坦國王倒不是怕美國,他對美國人,已經恨之入骨,但是,他知道,要站在全域性的高度上,看待這些問題才行。
“是啊,美國人是很蠻橫的,不過,我們還是有解決方案的。”庫賽說道:“我們在拋售美國國債的同時,可以持有西歐其他國家的國債,比如英國,法國,德國等國,這樣,如果美國敢對我們發動戰爭,我們就堅決地還擊,因為,我們站在正義的一面!”
美國人肯定不願意,但是,西歐是一定願意的,西歐人國內的經濟也不怎麼好,現在,要是中東各國增持他們的國債,西歐人一定會非常歡迎,到時候,美國人要是因為這個,發動了戰爭,整個西歐,都會堅決反對的。
如果美國人真的敢發動戰爭,到時候,改變支付體系,一系列的措施,都會施展出來,庫賽的後招,也是很多的。
而且,現在美國人剛剛踏上以色列的土地,立足未穩,他們又不適應中東地區的氣候,想要真正具有戰鬥力,還有很長的時間要走。
先在經濟領域上,搞美國人一下子。庫賽的思路,還是借勢。在原來的時候,庫賽主要是利用蘇聯的力量,在兩大帝國的夾縫中生存,現在,則是藉助西歐的力量。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