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為零,因為,沒有機尾的熱源做引導,那兩枚導彈,根本就是無控的火箭彈。
事實上,他猜得也不錯,這種紅外引導型距彈,是主要用來尾追攻擊遠距離的敵機的,迎頭攻擊,還是雷達型的要加可靠。
但是,仍然有奇蹟出現,飛行,有三枚導彈都沒有捕捉到目標,卻有一枚鎖定了高空的f-14。
被動紅外導引頭內裝有靠2kg液氮的致冷器製冷的工作波長35~5μ銻化銦來感受敵機的高溫從而鎖定對方、這個銻化銦導引頭裝框架角±45°的陀螺頭上,可以大角尋找對方的痕跡。
由於f-14高空,而這枚導彈是空,所以,它不僅“看”到了頭頂前方的戰鬥機,還感受到了從機尾傳來了陣陣熱浪,烤著它那脆弱的導引頭。
內部電路,電子訊號快速傳遞著,終於確定,上面那架,就是它的目標!
馬哈茂德沒有注意,但是,他後艙的雷達操作官看到了快速飛來的導彈。
雙座的優勢,就是於遠距離上,後座的雷達操作官用來操作複雜的雷達制導不死鳥導彈,而近距格鬥,又多了一雙空域的眼睛。
“它衝我們飛來了,快點躲避!”後艙的雷達操作官說道。
p:感謝無語無語和55的打賞!感謝各位讀者大大的支援!
第180章 近距格鬥
馬哈茂德一抬頭,就看到了遠處飛來的導彈,他心一驚,立刻開啟了加力,向上垂直爬升,同時,讓後艙的雷達操作官,開始釋放紅外干擾彈。
馬哈茂德犯了嚴重的致命的錯誤,他不該開啟加力,這樣會導致紅外特徵明顯增大,而且,他採用的是垂直爬升的機動動作,這樣,把自己的尾部,充分地暴露給了來襲的導彈。'
因為馬哈茂德採用的還是擺脫蘇聯空空導彈的方式,蘇聯導彈的固體動機不過關,只要他向上垂直爬升,那個來襲導彈的動能就會很快損失掉,他只要做幾次上下機動動作,就能夠將導彈的動能消耗乾淨。
只是,他沒有成功。
就他剛開始爬升的時候,導彈已經追了上來。
馬特拉530距空空導彈,採用的是波段雷達近炸引信,當導彈距目標2到20時可直接引爆或透過點火延時裝置引爆戰鬥部裝藥。而紅外型的導彈用的連續杆式戰鬥部,總重30kg、理論散佈半徑105,連續杆展開時實際的大直徑16,所以,當脫靶量不大於8時效能佳,爆炸不是離得越近越好,當離的距離適當的時候,炸開的連桿會將飛機打出許多窟窿,效果佳。
這枚導彈,準確地一頭鑽f-14的一個動機裡面,才生了爆炸,有些延遲。
馬哈茂德感覺到飛機一陣顫抖,接著,儀表盤上面許多紅燈開始報警,左動機失靈,液壓油開始洩露,情況危急。
後艙的雷達操作官,立刻緊張地開啟了滅火開關,想要將左動機的引擎關掉然後滅火。
飛機開始偏航。
馬哈茂德努力操縱著飛機,希望可以將雄貓開回去,就算是無法再飛上天,作為器官捐獻,也是不錯的。
幻影f1,今天的空戰,創造了一個奇蹟,居然取得了擊落一架,擊傷兩架的戰績,不過,幻影f1的好運,到此戛然而止。
齊亞茲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他和對方的戰鬥機擦肩而過時,恨不得一壓操作杆,將對方撞下來。
雙方越過之後,都開始拉桿蹬舵,掉頭轉彎,誰先完成迴轉的動作,誰就會接下來的格鬥,佔據優勢。
不過,齊亞茲不會給對方機會。
雄貓的機翼變成了小後掠角,同時,右側機翼向下傾斜,接著,方向舵向右動,巨大的戰鬥機,空完成了一個漂亮的轉彎。
此時,那兩架幻影f1,才剛剛轉過了十,這就是差距!
齊亞茲的大拇指,毫不猶豫地按了操作杆上的射按鈕上。
一枚響尾蛇導彈,冒著濃煙,撲向了其一架幻影f1。
幻影f1的座艙還是老式的鉸鏈式向後上方開啟的座艙蓋,前風檔為傳統的三片式結構。作為一架輕型戰鬥機的設計,以及從幻影3繼承下來的機身結構,幻影f1的座艙空間並不寬裕,比較窄小。和坐氣泡式駕駛艙內的美式戰鬥機相比有些落後,座艙視野也有一定的問題,其前向視野問題不大,還算可以。但側後方的視野比較狹窄,尤其是飛行員還做著大過載轉彎的時候,無暇去顧及後方的情況。
艾米不知道,自己的側後方飛來了一枚導彈,他被高g力壓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