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1 / 4)

小說:未火之來(第一部) 作者:蒂帆

而當時參加這次表演賽的英國格鬥機器人都在原來的基礎上作了改進,有不少機器人都採用了航空材料,這種材料重量只有鋼材的2/3,但強度卻是鋼材的兩倍。其中製作成本最高的一個機器人共花了6萬多英鎊,當時已經發展到第7代。這一機器人形似巨蟹,帶著這隻重達100公斤的“巨蟹”前來參賽的是父子倆。

“巨蟹”的動力部分是作為液壓工程師的父親做的,其他部分則是14歲兒子做的。“巨蟹”使用了很先進的技術,曾獲得過兩次比賽的冠軍,它最厲害的地方是那一對“蟹鉗”,“蟹鉗”由24伏電力驅動,經過液壓轉換器,可發出4000多公斤的力量,令人生畏。它只要鉗住對方機器人的軀體,就能穿透對手堅硬的外殼,破壞對手的電路部分。

“巨蟹”還可以更換攻擊武器,在比賽前根據對手的特點,還可以裝上另外的攻擊臂,將對手抱起來放到比賽場地的陷坑裡去。“巨蟹”的所有材料都是製造飛機用的鈦合金,又輕又堅硬,解決了以前液壓式機器人總是很重的問題。但這仍然不是當時最好的格鬥機器人。

當時參賽的人當中有不少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直到現在這個傳統仍然保持著,其中最典型的是一個叫邁克的電器工程師,他們的工作組由兄弟、母親以及繼父一家5口組成,他們在機器人的設計製造方面一共花了多少錢連自己都搞不清楚。

首個比賽日的上午,“中國龍II”上陣就被其他機器人撞擊了幾次後就不能動了,因為靠近底部的外殼被撞得捲曲起來,頂起了輪子。兩位小選手用鐵錘將捲曲的外殼打平後,輸了一場的“中國龍II”在下午再度出戰,一見其他對手來勢洶洶,一心想保護“中國龍II”不被打殘的操作員不敢應戰,於是將其驅向陷坑,打算主動認輸。不料,由於地面不太平整,“中國龍II”此時卻動彈不得,其他機器人見此情形馬上圍攻“中國龍II”。

最終將“中國龍II”打殘的那個“小綠人”設計很特別,它的形狀呈T字形,沒有底面之分,即使被對手掀翻也一樣能行走,它的攻擊武器是一條可以旋轉的合金鋼方棒,專打對手的底座,如果被對手掀翻,攻擊棒就旋轉著攻擊對手的頂部,可謂極具創意。“中國龍II”遭到它的攻擊,靠近底座的不鏽鋼板被打得扭曲變形,裡面的電路也被打斷,可謂慘不忍睹,最後“中國龍II”還被另一個機器人推落陷坑。

慘敗的結果在預料之中,因為“中國龍II”與英國的機器人相比差距太大,一些英國選手表示,“中國龍II”完全沒有改進,材料和電子部分都很落後,英國是沒有人用這麼薄的鋼材做外殼的,更不會用木板做底板。

實力應證尊嚴。當時的英國選手認為,中國機器人要追上英國的水平,首先要激發起公眾的興趣;其次就是開展機器人格鬥比賽,這樣格鬥機器人的水平才會逐漸提高。

當時英國的格鬥機器人用了很多新的材料,主要是複合材料,甚至是昂貴的太空金屬,因此機器人的成本很高。很多人以前是製造大的機器人,現在卻改為造小的。現在人們更重視輕量級機器人,他們在輕量級機器人上花了很多心思和金錢,輕量級的格鬥機器人這兩年來發展很快,主要在電子技術方面,此外還有反應速度的控制方面等。

後來已經是中國格鬥機器人前輩的陳璐和趙志德談起那次在英國的比賽,第一次出國的他們說:很刺激,大開眼界啊!兩人認為,以前中國選手注重競爭,看重的是比賽的結果和名次,因此賽前總是對自己的機器人遮遮掩掩,不讓別人看;而外國的比賽則是完全相反,大家注重的是過程的享受,什麼都不掩藏,且主動與別人交流。

國內的機器人比賽沒有格鬥比賽,更注重比操縱技巧,而格鬥比賽則是比誰的機器更強勁,更具破壞力。

事實上,當時真正的機器人格鬥世界賽還難以組織,一是各地的比賽規則不同,二是所需資金不菲。格鬥機器人比賽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歐洲和南非模式,另一種是美國和澳大利亞模式。歐洲的格鬥機器人在比賽時除了攻擊對手外,還要不斷運動,而美國的機器人則強調破壞力,它更像是一件攻擊武器。

回國後,陳璐和趙志德與他們的老師積極在相關部門奔走呼籲,在網上與各地的機器人愛好者聯絡,共同呼籲推動中國的機器人格鬥大賽,直到“寶龍”集團出現,介入了中國科協的比賽商業化改革,才使得中國的機器人格鬥比賽迎來大發展的春天。

“鋼鐵決鬥”就是他們的成果,而兩位先行者也成為集團的高階研究人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