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兵旅(15個打擊旅是臺灣陸軍主要精銳)有五種形態:
裝甲兵步旅:主要由獨立裝甲旅和機械化師改編而成。編制原則為小型、機動、平穩、多功能,每旅編制約4300人,下轄旅部直屬部隊及7個營。直屬單位包括:旅部連、裝騎連、反裝甲連;此外,還有通訊連、工兵連等。主要作戰單位有:3個裝甲步兵營、2個坦克營、1個炮兵營、1個支援營。
裝步旅注重快速機動與及時的火力支援,具備獨立作戰能力,戰時可有效執行反突襲、反空降等作戰任務。臺軍編配有3個裝甲步兵旅。
裝甲旅:主要由獨立裝甲旅和機械化師及部分戰車群改編而成。每旅編制約4200人,下轄旅部直屬部隊及7個營。7個營為:3個戰車營、2個裝步營、1個炮兵營以及1個支援營。
裝甲旅強調火力強大,可以立即支援並進行壓制,戰時擔負戰區預備隊,主要遂行機動打擊作戰。臺軍編成有5個裝甲旅。
摩托化步兵旅:以常備兵步師和機械化師改編而成。每旅編制約4100人,下轄旅部直屬單位及7個營。7個營為:3個摩步營、1個裝步營、1個戰車營、1個炮兵營和1個支援營。臺軍編配有3個摩步旅。
空中騎步旅:以空降旅及陸航大隊為主體,由攻擊偵搜直升機等不同火力搭配編組而成。下轄旅直屬單位和7個營,共配備各型直升機80餘架。2個空中突擊營、12上空中戰搜營、1個空中攻擊營、1個空中運輸營、1個空降特戰營、1個支援營。空騎旅具有攻擊、戰搜、機動、運補等能力,能發揮立體作戰功能,可迅速投入作戰。臺軍編組有3個空中騎兵旅。
空降特戰旅:下轄6個營,包括1個105毫米炮兵營和5個特戰步兵營(其中3個為基幹營)。主要任務是在大陸地區和我攻臺登陸部隊側後遂行空降特種作戰。臺軍編成有1個空特旅。
此外,臺陸軍還編有4個防衛部直屬營、2個防空導彈群、1個通訊電子戰群等。
陸軍有各型坦克1000餘輛,其中主戰坦克750輛;步戰車250輛,裝甲輸送車等裝甲車輛2500輛;105毫米以上火炮1400門,反坦克導彈1000具,高炮200餘門,地空導彈:200部“霍克”式和“天弓”-1/2型,10部“小懈樹”式,26部“愛國者”式,火力支援飛機:20架。直升機:110架UH-1H,45架AH-1W,13架TH-55,8架TH-67,26架OH-58D,12架KH-4,7架CH-47,5架“休斯”-500。無人駕駛飛機:“猛犬”-3和-4型,數量若干。
臺灣空軍:
國民黨逃臺時,其空軍基本未受創傷,擁有各型飛機330架,總兵力4。5萬人。其後,空軍一直是臺軍的寵兒,視為第一優先發展物件,雖經過多次整編,但起伏不大,發展比較平穩。
臺灣空軍主要作戰部隊包括飛行部隊、戰術管制(雷達)部隊、防空炮兵部隊。當前飛行部隊編成有1個指揮部、7個戰鬥機聯隊、1個運兵反潛聯隊、6個獨立飛行中隊;戰術管制部隊編成1個戰術管制聯隊;防空炮兵部隊設4個防炮警衛指揮部,轄14個防炮營。
臺空軍兵力約6。5萬人;擁有各種新型戰機430架,16箇中隊。其中F-16A/B型150架、F-16C/D型90架,“幻影”2000-5型60架、F-CK1A/B(IDF)型130架,是一支以第二代戰鬥機為主,高、中、低空搭配,具有一定空中攔截作戰和對地攻擊能力的空中打擊力量。
另有:E-2T空中預警機、S-70C搜尋救援機、C-130H電子戰飛機、運輸機(含C-47,C-130,“波音”727-100,“比奇”1900);運輸直升機20架;教練機140架。
裝備的導彈有:AGM065A“小牛”,AIM-4D“獵鷹”,AIM-9J/P“響尾蛇”,“蜻蜓”,“天劍”1、2,“魔術”,“邁卡”及“雲母”等空對空導彈與空對地導彈。
戰術管制聯隊下轄1個戰術管制中隊、4個管制報告中心、5個管制報告中隊、5個報告分隊及3個機動雷達2分隊,分別組成1個空中管制中心、4個管制報告中心、5個管制報告站、5個報告站,形成了一個嚴密的指揮引導和對空警戒體系。
該體系使用“強網”自動化指揮系統,由空中管制中心對整個臺灣防區直接指揮引導。該聯隊主要雷達裝備為AN/FPS-110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