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還增強了除正面弧形區之外的其餘區域的防護水平。安裝了新型防雷元件,該元件從車底一直延伸到車體兩側,能有效抵禦反坦克地雷和爆炸成型穿甲彈的威脅。當反坦克地雷爆炸時,該元件能將爆炸威力進行分流,從而避免坦克底部被穿透。在前5個負重輪上部裝備了先進複合材料製成的新型先進被動反應裝甲側裙板,而炮塔上附加的側裝甲則可延伸至炮塔尾部。
為了加強炮塔頂部的防護能力,專門配備了特殊防護輔助單元。在坦克遭到威脅時快速啟用,在提醒坦克乘員的同時,紅外干擾器透過不斷髮射編碼脈衝訊號,誘騙反坦克導彈的導引頭,煙幕彈發射器能瞬間在坦克前方形成一道熱成像儀難以完全穿透的煙幕牆,從而實現保護自己的目的。是一種較為先進的“軟防護”措施。
車體及炮塔後部還加裝了可抵禦火箭彈、燃燒彈攻擊的格柵裝甲。
發動機上方也還採取了附加防護措施以抵禦汽油燃燒瓶的攻擊。此外配裝的輔助動力裝置,可保證在主發動機熄火後,車輛仍能緩慢地退出危險地帶,不致成為敵人的活靶子。前部加裝了液壓控制的推土鏟和鐵鏈甩鞭,可用於清除戰場障礙物和掃雷,確保己方部隊迅速透過危險區域。而且它們還安裝有適合城市道路的新型輕型履帶。
坦克內部更安裝有近距離通訊系統可確保與下車步兵的通訊聯絡。另外,車尾還配備有2個可拆卸的補給箱。無需任何專門裝置,在12小時內可將整套升級元件安裝到1輛相應標準型的99式或96式坦克上,基本達到“城市龍”們的水平。
……
於是在裝備到位,大軍開始城市進攻後,在各種輕型兩棲裝甲戰車的伴隨掩護下,幾輛略顯小巧,由96式主戰坦克改造而來的中國城市特種坦克“城市龍”,開始在大小街道上自如的行動,特殊的城市迷彩讓“城市龍”看去彷彿一堆斷石,但是它的實力卻不容小視。厚實細緻的全身裝甲不怕任何輕重武器的攻擊,而大威力的短管火炮是指那打那,迅速的擊毀了幾個躲在居民區的火力點,炮射反坦克導彈更是無堅不摧,幾個遠距離的永久堅固工事轉眼就被炸上了天,給予了隱蔽敵人強大的武力震撼。
“……好可怕!當時我只看到坦克炮彈和密集的大口徑機槍子彈一齊向我們掃來,打在身邊工事的強化鋼板上,顯得那樣的兇猛異常,那種火花亂迸,碎鋼齊飛的震撼,震耳欲聾的可怕炮聲,真讓人膽戰心驚!我們終於體驗到了在城市永久工事裡,被裝甲部隊襲擊是多麼可怕的經歷。當時我們周圍被炸的火力點,基本沒有留下幾個活口。我能活下來真是幸運!呂平馬他們搞*,簡直是讓我們白白送死!”戰後已經是澎湖一名治安警長的第41聯兵旅炮兵營上士林新嚴,在對前來採訪的一些傳記記者後怕的說道。
“……面對突進城中的‘城市龍’,我們的新型‘勇士’坦克簡直毫無辦法,近距離的穿甲彈都沒有把它打穿,轉眼就被它擊毀,而老式的‘勇虎’坦克在它面前更象是紙糊的一樣。幸好我當時不是上面裝甲兵。”
“……當時我們什麼目標都還沒有看到,只是聽到隔壁街道上傳來馬達的轟鳴,突然一聲巨響,一顆炮彈從我們想不到的地方穿牆而出,把我們的隱蔽工事炸燬!當時我幸運在後面一道隱蔽密室後備,但是我依然能透過貫穿幾道牆的可怕炮洞,看到‘城市龍’黑黝黝的炮口指向這裡的可怕身影,幸好我們後面立刻就舉白旗投降了,否則我無法想象我還能在這裡描述這些了!”同樣還有許多幸存計程車兵都有或多或少這樣的可怕經歷。
……
一路上,彪悍的“城市龍”打頭,撞開無數路障和被炸燬的坦克裝甲車輛,對於發現的火力點和殘存的臺軍裝甲戰車是一一清除。同時更有其攜帶的多足型輔助爆破機器人,不時在機器昆蟲的指引下,跳下車迅速排除可疑爆炸物,有些更是對難以靠近的隱蔽火力點,進行潛伏爆破,甚至不惜與難以脫離爆破的火力點同歸於盡!
整個進攻中,真正的攻擊人員傷亡極少。如果日本、美國看到中國的武警部隊有這樣強大的裝備,不知道會做何感想?不知道他們還有沒有勇氣為了臺灣向中國發動戰爭?!
“報告,臺第一後備旅的旅長杜許衡少將已經通電投降!現在只有第41聯兵旅旅部約500多人還在頑抗,椐杜許衡少將報告,那裡有臺澎湖戰區司令鍾耀嶇中將親自指揮,此外,還有一個50人的日本特戰小分隊!”
“呵呵,看來大傢伙都躲在那了。對了,那些偵察機器蟲和爆破機器人比起以前的顯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