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⒉幌晗浮�
郭紹查了好一會兒,沒有查到汾水和晉陽城的細緻描述……他查這東西,是剛剛看到一份奏書,有人建議挖開汾水,水攻晉陽城。
另外還有人上書,用火藥炸城,類似攻下壽州的幹法。
……但是郭紹覺得故技重施,這回不一定能湊效。首先晉陽城的城牆比壽州更厚、更結實,壽州在南方雖然也是重鎮,但牆體顯然不如晉陽這種大城(壽春在北宋時期進行了重建,之前的厚度還不如後來)。而晉陽不可同日而語,據報,打地基的條石都砌了一丈高!底部牆體厚約二十步!
郭紹心道:厚度二十幾米的包磚土牆,下面還有三米多高的條石地基,黑火藥能炸開?理論上看,只要火藥夠多,應該有可能,但這就要求地道藏藥室的空間更大,地穴工程也更難搞了。而且炸開的豁口極可能不像壽州城豁口那麼容易攀爬、連馬都跑得進去;有可能只是坍塌,夯土磚石對在豁口堵塞。
最要命的地方,趙匡胤在北漢國,他對火藥炸城比較瞭解、也很重視,否則打晉州也不會學著幹了……這回炸城,可能無法像壽州那般出其不意,北漢守軍應該有所防備。
郭紹琢磨了一陣,仍舊覺得很發愁。
“晉陽,晉陽……”他低聲唸了兩聲,轉身看著地圖上的毛筆線條。
北漢國比南唐、蜀國都小得多,但這塊地方著實讓郭紹發愁。南方諸國滅亡前,內部問題很多,兵不堪戰,且攻打有巨大的好處;北漢國恰恰相反,很像一塊沒肉的硬骨頭。但是必須得拿下這塊硬骨頭,否則大周基業格局就沒法開啟。
郭紹很愁,也很不爽。這顆楔子一樣的東西塞在那裡,像一塊阻擋理想的石頭!
另一種願望,這回若是打下了晉陽,必然不會讓趙匡胤跑掉!
就在這時,書房門口左攸的聲音道:“臣有事稟報陛下。”
郭紹抬頭道:“進來說話。”
左攸走到御案前,彎下腰將兩本奏疏放上來,說道:“臣剛剛才看到奏書,河北雄州來的。符將軍(昭序)已將遼軍驅逐出河北,正在雄、霸、易三州加強防備;請旨侍衛司龍捷軍左廂還駐相州。”
郭紹聽罷點頭回應,他和朝臣們都料定了這樣的結果。幽州遼軍兵力有限,不可能願意在河北大周地盤上與周軍對決。
左攸又道:“這一份是大名府魏王(符彥卿)的上書,請旨來京朝賀。”
郭紹聽罷心道,有的地方節度使請都不來,就像西北的折家、原來在河東的李筠這等人,若是下旨他們來京,還可能激起猜忌。符彥卿這個軍閥卻不同,主動要來朝賀;畢竟兩個女兒都是大周朝的皇后。
郭紹便道:“我親自批覆,準魏王所請。另外叫人下旨符昭序,準龍捷軍左廂回相州;讓符昭序到京覲見,敘河北之功。”
“臣遵旨。”左攸拜道。
……郭紹給兒子取名字時,符二妹的兒子叫“翃”,是個不常用的生僻字,也有一點心思:若是符二妹的兒子將來繼承皇位,能讓天下人省事一點,少一些避諱;反正皇帝的名字基本不用,其實平時是用不上的,誰還能直呼皇帝的姓名不成?
他內心對兩個兒子的選擇,一則因為郭翃是嫡子,二則他覺得符家更可靠一點。但若符金盞也生了兒子,郭紹現在便沒考慮清楚。
當天下直後,郭紹便去了滋德殿用膳。見了符家姐妹和李圓兒,在吃飯時談起了符家的父兄都要進京的事。
如同往常一樣,符二妹和李圓兒在飯後陪著喝了一會兒茶,便先離開了。郭紹要和符金盞單獨談“國事”,當然他們並非孤男寡女相處,飯廳後面的敞殿裡,周圍都有人走動。
又是一個黃昏時分,郭紹好幾次和符金盞坐在這裡說話了。
他確實提起了正事:“先帝駕崩後,二李謀反,符昭序親身涉險在潞州取回了李繼勳長子的頭顱,避免了李筠和二李結盟,有功於國家。此番率軍驅逐遼軍,又立一攻……但他從未在戰陣上立下實實在在的大軍功,若是這樣就建節,可能在軍中要遭人非議。”
符金盞認真地聽著。
郭紹繼續道:“如今新建節的節度使,基本沒什麼實權了。但長久以來,建節仍然是武人進入高階武將行列的一種象徵,仍舊很有作用。
我的意思,朝廷最近想對北漢用兵,可以讓符昭序藉著驅逐遼軍的風頭,掛帥帶兵打這一仗。”
符金盞一直沒有打岔,耐心地等郭紹說完,這才開口道:“陛下所言極是,可我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