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太大,他陡然吃下去,要撐死人的。即便他有那個野心,也得是他先統一了朝鮮,讓整個朝鮮半島,都只有他一個人的聲音之後事情,整個統一,不是名義上的統一,而是真正的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都徹底的有力的掌控,能隨時動員各種資源,就想如今的新城平壤一樣。
所以,這一仗的目的,餘風就是想告訴對方:“我不好惹,不要惹我,你該幹嘛就幹嘛去,咱兩井水不犯河水!”
所以,打下熙川,不算什麼,甚至,打下這楚山軍堡,也不算什麼,只有真真正正,消滅韃子的那麼一部,讓遠在盛京的皇太極都感到肉疼,才能達到這個目的,還是那句老話:和平,從來都是打出來的,而不是談出來的。
安定不了這邊,對於南邊的朝鮮李朝小朝廷,根本就沒得餘暇去管,總不成他把人家朝鮮上上下下的王公貴族全部都殺光吧,雖然,看起來,那也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但是,這些人全部都死光了,誰來幫他安撫這些朝鮮百姓,誰來幫他治理這些朝鮮百姓,再怎麼說,靠風字營這已經摻水的了幾萬人,去治理近兩百萬人的朝鮮三千里江山,那可就是和當初的清軍入關時候有的一比了。
萬一這些李朝餘孽,靠著他們世代的人氣籠絡人心,這裡組織個義勇軍,那裡搞個游擊隊,那餘風還要不要生產發展了,所以,暴力不一定全部都好使,有時候,和平演變的手段配合起來,往往會突出奇效,餘風就是打算這樣對付李朝小朝廷的。
武力壓迫為主,內部分化拉攏輔之,除了最頑固不化對於他的基業沒有任何的建設的那一小部分人需要鎮壓消滅以外,他不打算在也覺得沒必要在南方弄出這樣大的陣勢來,歷史上,三千清軍就打到漢城的事情都發生過,換做他來,帶幾萬人去將人家的老巢斷掉,那也沒多大的光彩,這不擺明欺負人嗎?
餘風知道,自己這一仗,訊息遲早都會傳到漢城那邊去,他就不相信,除了這些被選入風字營的朝鮮輔兵之外,在平壤的那些朝鮮官吏,和漢城那邊,就一點瓜葛都沒有了,也許,不用自己的特意去通知,這邊的軍報一到,不過幾日,漢城那邊的某些人,某些死硬的或者一直在觀望的人,就會知道這邊的訊息,相信到了那個時候,應該怎麼樣做出選擇,他們心裡都多少應該有些譜了。
實際上,情況也真的如餘風所料想的一樣,自從餘風的大軍一出新義安,以遲青山為首的那些在平壤的朝鮮官僚們,甚至比起風字營的留守將官們,更為關心風字營的戰況,畢竟,他們已經是和餘風綁在了一起,上了餘風的這條賊船再無退路了的,即便是他們願意頂著一個曾經“從賊”的帽子,在餘風失利後再去找他們昔日的恩主,只怕也不會被人接受,朝三暮四的人在那裡都不受待見不被接受的,既然他們跟了餘風,就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否則,富貴不說,就是身家性命也是堪憂的。
餘風更不知道,當打下熙川的捷報,傳送到平壤的時候,平壤城裡十多萬人,那是一片沸騰,簡直比過年還熱鬧,在街市上,本來就是價值不菲的爆竹,一時都已經脫銷,頗有些洛陽紙貴的意思了。至於那些在熙川冤死的百姓軍民,則是很少有人提及,官員和人們津津樂道,都是關於捷報的話題,關於捷報的內容。
打下了熙川,意味著,這北方黃海道全境,都在平壤的掌控中了,這地盤的擴大,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官位職位有了空缺,這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這平壤的軍民們,事關他們切身的利益,他們不高興,誰高興。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意好揣測 過程無須問
如果說,路過熙川的時候,方離味是提心吊膽的話,那麼,等到從新義安經過,到達平壤的時候,他簡直就是心驚肉跳了。
說實話,他這一輩子,值得稱道的事情,還真是不多,在這短短數天裡發生的事情,只怕是他這輩子最為跌宕起伏的日子,就連當初從北京被調到遼東,也沒有這些天這麼刺激,那時候光顧著失落去了,哪裡還有心思琢磨別的。
但是這一次不同,從一開始得知到貨源被斷心急火燎的趕往楚山,然後到被困在敵城中如坐針氈,到逃出城後如釋重負,繼而峰轉路回,然後,就一路帶著驚愕的表情,出現在平壤。
這一次次的情緒的轉化,饒是他心智堅定,也不禁感到有些吃不消了,得虧是錦衣衛的老兵油子,換做一個啥世面沒見過的新兵蛋子,這一路來,能成什麼樣,就難說的緊了。
到了平壤,方離味已經徹底的清楚了,這一支人馬,在這朝鮮割地稱王,只怕,和大明沒有多大的關係。而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