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還是點點頭,“楊元帥說的有理,一些事是需要當面呈請為好,老夫也相信你有能力練好兵,更能領好軍,在平定叛軍的戰鬥中立下戰功的!唉,希望我大唐無憂!”
哥舒翰當然希望叛亂能很快平息,還大唐以安寧,他也相信現在的楊晞能在平息叛亂的過程中發揮重大的作用,這個少年人,能力不是一般的出眾。但他也因此擔心,楊國忠的勢力會隨著楊晞越來越出色的表現而膨脹,最終為大唐再埋隱患,但這擔心他卻說不出來。
楊晞洞察到了哥舒翰的擔心,卻只是笑笑,並沒再說什麼。
-----------
哥舒翰是在與楊晞提請回長安請罪的第三天動身回長安的。
楊晞派了一隊五百人的軍士護送他上路。
哥舒翰身體有恙,再加上天氣依然很熱,沒辦法透過驛站的快馬行進,連馬兒都不能長久騎行,很多時候要乘坐馬車。
從潼關出發,以他這樣的方式行進,估計至少要六七天才能抵達長安。
在哥舒翰動身的前一天,後續而來的那一萬步軍也抵達了潼關。
這一萬人馬,沒有馬匹助力,基本靠徒步行進,抵達潼關時候全都累的不成人形,幸好現在的潼關已經沒有戰事,他們可以安心休整。
安慶緒和崔乾佑率人馬全部撤出的潼關附近,楊晞沒率軍追擊,安慶緒在沿途佈下的伏擊也沒發揮什麼用處,唯一的作用就是將大部潰逃的人馬接應回去了。在退守陝郡後,安慶緒清點人馬後才發現,他麾下只有不到十二萬兵馬,近四萬軍士折戟在潼關城下,被唐軍消滅、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