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太監宮女除外,未成年的皇家子嗣亦除外。
馬元舉帶著郭業直奔朱明門方向而去,因為此時的李二陛下就在內廷中的兩儀殿等著他們。
入了承天門進了太極宮中,沿路之上皆有左右千牛衛的人嚴防死守,十步一崗,不時有巡邏千牛衛行過,凡有可疑面孔者,千牛衛皆有權利盤查,無論對方什麼來頭。
千牛衛,掌執御刀宿衛侍從,是皇宮之內專門負責皇帝安全的宿衛,也可稱為“大內帶刀侍衛”。
經過一路盤查,馬元舉駕輕就熟,凡有千牛衛來問詢,馬元舉一律手執皇帝欽賜腰佩擋掉,省去了諸多功夫,很快便進了朱明門,抵達了兩儀殿。
郭業隨著馬元舉一路走來不吭聲,一邊聽著馬元舉講著宮廷之禮,面聖之禮,一邊藉著宮中燈火與天上月色,觀賞著大唐皇宮的巍峨壯麗與氣勢恢宏。
這是他第一次進宮面聖,也是他頭一次真正領略大唐帝國皇宮的風采。
要說他郭業不好奇,不驚讚,那是說假話。
一直到了兩儀殿白玉石階下,馬元舉才喚醒了腦子有些發懵的郭業,輕聲提醒著:“到了,陛下就在裡面!”
郭業恍然醒來,恰巧值守兩儀殿門口的太監一見馬元舉到來,急急上前催道:“馬舍人唉,你可真夠晚的,陛下都等了好一陣子了。房玄齡房大人也在裡頭,趕緊進去吧!”
說著,這太監連看都沒看郭業一眼,便自顧帶著兩人進了兩儀殿中。
宰相門下七品官,更何況是替皇帝職守殿門的太監呢?郭業早已見怪不怪,懶得和這種小閹人計較。
繼續裝沉默,跟著馬元舉上了臺階進了兩儀殿中。
來到兩儀殿中,馬元舉輕聲解釋道:“陛下只要下了早朝若還未就寢,一般都在掖庭宮那邊操持政務。今晚在內廷兩儀殿見你,八成是想著一會兒就回皇后甘露殿就寢來著。走,一會兒你小子在陛下面前,可莫要犯老毛病口花花……”
郭業嗯了一聲,繼續無話。
兩儀殿,確切地說,應該稱之為兩儀宮殿,絕非普普通通一個大殿那麼簡單。
進了殿門,郭業不知道拐了多少個長廊,路經多少個樓宇,方抵達了李二陛下所在的閣樓。
抬頭看去,赫然寫著“望北閣”,題款落名正是李世民三字。
原來是李二陛下自個兒取得名,這名字倒是有點意思,因為郭業聽馬元舉介紹,兩儀殿的北面正是長孫皇后所在的甘露殿。
莫非李二陛下是想告訴長孫皇后,媳婦啊,你看我處理公務的時候,還惦記著你,望北而思念麼?
“陛下,馬舍人來了!”
領路的太監在望北閣門外輕輕喚了一聲。
只聽裡頭傳來一道雄渾有力的聲音:“進來吧!”
吱呀~
太監將房門推開,馬元舉大步而入,自然灑脫,絲毫不顯得拘謹。
倒是郭業,跨過門檻兒的一剎那,心裡還是激盪起伏,總算是得見天顏了,終於可以見到千古一帝唐太宗了。
兩人一前一後相繼進來,郭業低著頭眼神稍稍往前面一瞥,正有兩人。
三十大幾,頭戴紫金冕冠,一身金黃龍袍,端坐在首席案後龍椅之上者,非李二陛下莫屬了。
縱是李世民忙碌了一天,依舊是精神抖擻,面色紅潤。鷹鉤鼻子帶著威色,雙眼如狼視般同樣掃視了郭業這邊一眼,看得郭業心裡打了個突突。
孃的,原來李二陛下長得還有些小帥,不怒自威,帝王本色啊!
坐於李世民下首的,緋紅絳紫官袍的老者,慈眉善目,頗接地氣,應該就是太監口中的房玄齡房大人無疑了。
長得頗像敦厚長者,跟房遺愛這小子真是風牛馬不相及啊!
馬元舉雙手抱成拳,半身鞠躬拜道:“臣,中書舍人馬元舉見過陛下。奉陛下口諭,帶國子監學子,御史臺六品監察御史郭業,前來覲見陛下!”
郭業有樣學樣兒,學著馬元舉的抱拳成禮雙手蓋過頭頂,半躬身子參拜道:“臣郭業,見過吾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注意力,郭業與馬元舉二人皆是抱拳成禮,半躬身子參拜,而非跪拜。
君臣跪拜之禮,真正盛行於元明清三朝。
而在唐宋及唐宋之前,臣子見皇帝,壓根兒就不需要跪拜,除非是一年一度的各地官員進京面聖或者祭祀宗廟這種空前絕後的盛典。
否則,即便是上了早朝,臣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