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詞句雖然大家不懂什麼意思,但是趕集那個例子是實實在在的,大家都聽的懂。
可不是這個道理嗎,趕集就喜歡人多,人多熱鬧。
“你們別怕被搶走遊客,遊客是搶不走的,現在國家經濟越來越發達,大傢伙的日子好過了,吃飽喝足之外,就喜歡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東西,比如出去旅旅遊看看風景啊。每個節假日,新聞裡你們也看見了,各大景區都是人滿為患,排著大隊,高速路上全部被車堵死了,幾億的人都要出去玩,這個市場有多大?是隔壁幾個村子能搶的完的嗎?”
“只要咱們自己好好做,把口碑做出去,城裡人願意來咱們這玩,咱們就勝利了。人多?人多我們還不招待了呢!你想啊,城裡到處都是景點,吃喝玩樂的都方便,人家為啥不去城裡非要來咱們這裡?不就是圖個安寧自在嘛。”
“對對!”這話村民們聽的懂,馬上就有人接話了,“上次住我家那客人就說了,景點到處都是人,不如咱們這安靜。到了咱們這散散步看看風景,吃吃農家飯菜,也不用人擠人的,舒坦!”
“可不是舒坦嗎,咱們這空氣比外面好多了,水好菜也好。”
“對!”林思泉馬上肯定的說道,“你們都懂這個道理,誰都不喜歡鬧騰,景點人多遊客不喜歡,咱們這人多了遊客肯定也不會喜歡。你們想想,咱們這就是山山水水的風景好,拍幾張照片也都是美美的,要是人來的多了,村裡到處亂糟糟的,外面到處都是挖野菜的人,拍個照片裡面只看見人,遊客來了還會滿意嗎?他們不滿意下次說不定就不來了!因為咱們沒有給他們想要的東西。”
“這話的意思啊,就是咱們要適可而止,遊客不是來的越多越好,來多了咱們接待不了,村子就那麼大,如果到處都是人,肯定不行。所以,周邊那幾個村子,說不定以後可以幫咱們的忙,分流遊客,這是我要說的第二個好處。”
“第三個好處呢,是互惠互利。就好比咱們村,很多人做遊客生意,比如我,我主要是賣菜,以後還會賣水果賣雞鴨豬肉,桂花嬸呢就是提供住宿和農家飯菜,我大伯母家就賣水豆豉這樣的家常小吃,老三叔呢,他主要是打漁賣魚,生意也不錯……咱們為什麼這樣?別說我們農民沒頭腦,大家都做的很好嘛,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大家也不要做一樣的營生。這樣分散,各做各的生意,發揮自己的特點,會打漁的就打漁,會做小菜的就賣小菜,遊客來了,你家吃個飯,她家買點土特產,大家都有生意做,都有錢賺,不是很好嘛。村跟村的道理也跟咱們一樣,大家要發揮彼此的優勢,不要搶著都走一條道,這樣的良性競爭才是可持續發展的。現在隔壁幾個村是一根筋,走錯路了。”她搖著頭嘆息,一副可惜了的樣子。
林思泉這三個道理說的很通俗,大家都聽的懂,也都聽明白了。
被她這樣一分析,這有人搞競爭還是好事,那還擔心個什麼嗎?他們走錯路了,可不是咱們走錯路了。
甚至還有人幸災樂禍的笑了,讓你們使壞心眼,現在看著你們走錯路,就不告訴你們,以後後悔去吧!
至於正確的道路?那不是她們操心的事,沒見思泉心有成足的樣子嗎,還有心替他們可惜,肯定是心裡已經有主意了。
沒人懷疑林思泉的說的道理,她已經用自己的行為,在村裡樹立起了威信。大手筆的承包山地,帶著村裡人種菜賣菜,講起外面的形勢來也分析的面面俱到,村裡人對她只有豎大拇指的。不愧是出去見過世面的,就是厲害。聽她的,準沒錯!
一時間,大家臉上都露出了笑意來。林思泉說的信心滿滿,肯定有辦法解決問題,好了,大家不用發愁了。
前段時間,就為了這事,大家可都是急的吃不好睡不好的,成天在一起討論出主意的,現在這一放鬆,氣氛也歡快起來。
有那跟著大人一起來的小孩,笑嘻嘻的打鬧著,小孩子最敏銳,剛才那樣氣氛緊繃的樣子,他們也不敢胡鬧,現在倒是在一旁玩的嘻嘻哈哈的。
有那跟劉春燕關係好的女人就開始叫起來了:“春燕,快把你家晾好的茶水拿出來,這說了一晚上話,渴死我了。”
“是啊,有沒有瓜子花生的?也上一點!”
“對對,咱們邊吃邊說,也叫開會吧?”
劉春燕笑著回道:“你們想的美,也不怕把我家吃垮了。”
“你還擔心什麼啊,思泉那麼厲害,會掙錢,你家吃不跨,以後你跟建設就等著享福吧!”
這話劉春燕愛聽,笑著拿出水壺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