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高明的內力,說他的武功遠遠強於梅予鋒,只怕也毫不為過。”
我道:“可不是說梅予鋒沒法理解封喉訣的內涵,無法修煉嗎?”
覺明方丈道:“原本梅予鋒和蘇鴻正都是沒法理解的,然而時間長了,不知為何,蘇鴻正仍然無法修煉封喉訣,只能練練劍術招式,雖然那招式外功也是精妙無比,沒有相應的內力輔佐卻也使得威力大減;而梅予鋒卻是得窺堂奧,逐漸入門,將內力修煉到了封喉訣第二層,武功大進。”
“在那一年的武林盟聚會上,梅予鋒、寧舒、蘇鴻正三人再次出席,遇上了袁策。”
我說:“梅予鋒又同袁盟主比試了?”
覺明方丈搖了搖頭:“沒有。袁策畢竟身為武林盟主,怎麼可能再接二連三的跟一個晚輩比武。然而梅予鋒的功夫與往日已是不可同日而語,與其他門派的弟子切磋武藝時不但輕鬆取勝,最終連武當、泰山、華山、崆峒、嵩山五大門派的掌門都一一擊敗,直是震驚了整個武林。”
“袁策沒有再與梅予鋒交手,但見到梅予鋒力挫群雄,心中也是不禁大悅,當著眾人的面發話嘉獎,暗示他可以上門求親,定下這門婚事。”
“難道梅予鋒這麼長時間以來,仍然一直保持跟袁氏長女的關係?”
“老衲不瞭解細節,只是袁盟主既然這樣提出暗示,想必是如此了。只是梅予鋒雖然在盟會之上當著眾人的面口頭答應了,卻遲遲未有行動。”
“在那之後,梅予鋒又足足拖了三年,只說自己現在修煉武功需要平心靜氣,心無雜念,此時不適合娶妻生子。三年來江湖上漸漸流傳各種謠言,有傳言梅予鋒想奪取武林盟主之位,又不想揹負忘恩負義的惡名,所以堅決不入袁門的;有傳言云劍派跟嵩山派不合,是以阻斷婚事的;更有傳聞說梅予鋒對女子不感興趣,這才左右推搪,不願成親的。也算是袁家大小姐痴心一片,等了一年又一年,堅持非君不嫁。雖然上袁氏之門提親的武林英傑一撥接一波,三年來讓人應接不暇,袁氏還是一一婉拒了。”
“到得梅予鋒二十四歲的時候,袁策親自上雲劍派,拜訪梅予鋒的師父,煮酒論劍,相談甚歡,並表示將來雲劍派和嵩山派將不分彼此,親為一家,而梅予鋒又如此武藝出眾,獨霸天下指日可待,將來不但劍術和心法可以傾囊以傳, 就連武林盟主之位也必在其掌中。”
“梅予鋒自幼時起便極有抱負,胸懷大志,隨著年齡、武功的增長,越加野心勃勃。只是想要得到武林盟主一位並非那麼簡單,就算武功再強,倘若沒有前輩的舉薦,沒有眾人的服從,沒有門派的擁護,一個資歷尚淺,年紀甚輕的人又怎能獨掌大局?”
“過去袁策從未親口許諾,所以梅予鋒才一再猶豫;而現在既然袁策有所表示,獨霸天下本只是遙遠的目標,而現下竟然唾手可得,這對梅予鋒來說自是有極大的誘惑。袁策回盟後不過十日,梅予鋒便帶著豐厚彩禮鄭重上門提親,一切順利,很快就定下了婚事,於當年重陽節大婚。”
“大婚當日,武林各門各派都前來道賀,送上賀禮,場面甚是隆重盛大。只是作為新郎一方的雲劍派,其師和蘇鴻正到場賀喜並幫忙打點婚禮事宜,寧舒卻因身體不適獨獨缺席。師兄成親,又是如此顯赫的婚禮,身為師弟卻不參加,而梅予鋒看上去卻也毫不介意,於是江湖上便又另有傳言,說梅予鋒和寧舒素來不合,而寧舒亦同樣覬覦武林盟主之位,此番梅予鋒成親更是加深了兩人之間的芥蒂,所以才故不見面。”
連默突然嘆道:“梅予鋒與袁氏大小姐成親,梅袁,那豈不就是‘沒緣’嗎。”
覺明方丈道:“阿彌陀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梅予鋒與袁氏,一個是俊美無鑄,武霸天下的青年,一個是端麗無雙,出身高貴的少女,郎才女貌,天造地設,傳為武林中的一段傳奇佳話。成親之後,也一直夫妻恩愛,美滿幸福。”
“梅予鋒對妻子非常體貼愛護,對袁策也是尊敬恭謙,是完美的丈夫和兒婿。袁策對梅予鋒也十分器重信任,果真依照諾言,指點梅予鋒的武功,將嵩山派的劍術心法傾囊以授。畢竟袁策膝下無子,兩個女兒身為女子,不宜習武;而嵩山派門下弟子雖多,又能有哪個及得上梅予鋒的稟賦和聰穎?袁策年齡大了,一身武功無以為繼,竟是將梅予鋒當作了自己親生兒子一樣看待,將畢生的武功傳給了梅予鋒。”
第六十四章
“再後來呢?梅予鋒就自己做了武林盟主了?”
“梅予鋒處心積慮,心思縝密,一心只是想獲得武林至高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