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奶奶和郭建軍紛紛表示:接受無礙,可繼續食用……幾天。
這天,朱文軒去甘溪壩田裡看了看蒜薹的生長情況,回來的時候,見不少人圍在一戶人家門口。
他不是個愛湊熱鬧的,正打算走人,卻見有人拎著一大袋蛋糕出來。
他這才想起這戶人家是幹嘛的。
——村裡唯一一家做蛋糕專業戶,兼職做鍋盔、饅頭、餅子等麵食品。
雖說是做蛋糕專業戶,其實做的都是些普通蛋糕。
形狀一般就三種,小方塊、蘑菇傘、香蕉狀=_=
朱文軒估計這最後一種,是為了討好小孩子專門買的模具。
蛋糕平時在村裡並不好賣,可到了農忙時節,卻銷量暴漲,常常供不應求賣斷貨。
究其原因。
畢竟是莊稼人,平日裡誰也捨不得花錢買來吃。
頂多就是買給孩子和老人解解饞,聊表孝心。
而到農忙時候,誰家都是恨不得將五天的活兒壓縮在三天裡幹完,深怕延誤了莊稼的“時機”。
所以,出門幹活兒,一般都是帶乾糧,很少有人專門回家吃中飯的。
尤其是像割稻穀、栽蒜、打蒜薹這類耗時並非一兩天的活兒。
不抓緊時間忙碌,可能一場雨水就能讓穀子全部倒地,穀粒受潮生芽;蒜種栽晚了,蒜苗長出自然晚,蒜薹也跟著晚,影響不可謂不大;打蒜薹就更要及時了,否則等蒜薹長老,賣不上好價錢和賣不出去,都是莊稼人不願看見的。
所以說,農忙時候,爭分奪秒那是必須的,早幹完早休息,中飯什麼的,就讓乾糧代替好了。
而,在眾多幹糧當中,香甜可口、軟糯適中的蛋糕,無疑是最受歡迎的。
莊稼人捨不得一輩子,可真正吃苦耐勞的時候,還是很樂意犒勞自己的。
這種平日裡“浪費錢,家裡有米有菜能吃飽就行”的心理,看待蛋糕,就是看待高大上的食物。
朱文軒小時候的記憶,也是愛(蛋糕)得不行。
哪怕農忙時候,真的很累,他也會因為有蛋糕吃而期待不已=_=
朱文軒還記得這家做蛋糕的以前會接受加工模式,便上前問了問情況。
老闆很爽快地說:“你把雞蛋和麵粉拿來就是,我一個下午就能給你做出來。”
朱文軒大喜,回家提了雞蛋和麵粉,白糖也帶上幾斤,去了後他也不守著,只說晚上再來拿。
一般自己出材料做蛋糕,都是會守著的,因為擔心會被偷工減料。
朱文軒這麼說,老闆自認為是被信任了,所以直把胸脯拍得空響說:“我一定給你做好。”
晚上郭建軍回來,見飯桌上竟然沒有雞蛋,還納悶問:“你今天不宣揚雞蛋的保質期很短大家要齊心協力盡快消滅它了?”
朱文軒得意地斜過眼道:“我已經把它們全都消滅了,以後你就是想吃(雞蛋)也沒了。”
郭建軍覺得小老闆這一眼斜的風情萬種的,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臉。
朱文軒:“……”
朱奶奶咬著筷子,一臉‘我什麼也沒看見’的表情。
朱文軒可恥的臉紅了,扭頭瞪了罪魁禍首一眼說:“我把雙黃蛋做成鹹雞蛋了,剩下的全拿去做蛋糕,一會兒吃完飯你跟我去取。”
郭建軍吃著飯應了一聲,“好。”
飯後,兩人溜達著出門。
做蛋糕的人家不遠,所以,他們沒開車。
一路上,遇見的人都會停下跟他們打招呼。
有問:“郭老闆吃飯沒?”
有問:“郭老闆散步呢?”
也有問:“郭老闆這是去哪兒?”
獨獨沒有人問朱文軒,好像當他是透明的一樣=_=
朱文軒一肚子的酸水,衝郭建軍鬱悶道:“咱兩到底誰才是本村兒的啊?!”
郭建軍笑道:“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順眼,你們村的人,看我不都是在看女婿麼?”
朱文軒撇嘴:“我可沒那麼多爹媽。”
郭建軍不惹他,轉問道:“你今天去甘溪壩了?蒜薹出得多不多?”
朱文軒應道:“我正想跟你商量呢,咱們明天去清理一遍吧,應該能打二三十斤。”
說這話的時候,他聲音裡滿滿都是驕傲和開心,還有不可抑制的雀躍。
郭建軍皺眉問:“會不會早了點?再等些日子吧,出得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