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慰幾句便話歸正題。
沈玉不便暴露真實身份,佯稱在一家公館當家庭教師,大姐則說此次來重慶,是為母親購買中風特效藥的。母親癱瘓在床,女兒焉有不動心之理,經組織批准,沈玉於1943年4月初,回成都去省親。
不料在此期間,張衛林出事了。由於連續工作,收發報機上一支真空管被燒壞,正在進行全面審查的監察科長肖茂林平時和張關係就不好,便想借機報復一下,於是說張是有意破壞,遂把張衛林送到稽查處關了禁閉。
張以為事情敗露,沉不住氣,竟從禁閉室逃出,跑到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去躲避。
組織上認為,這是工作上的過失,至多受點處分,張應該立即回去找領導檢討此事。於是張衛林準備回去找電訊處副處長董益三求情。
話說張逃離禁閉室之後,戴笠產生了警覺,不僅立刻派人四處追尋,同時搜查他的宿舍,結果搜出一個記有軍統局在各地電臺配置和密碼的記錄本、沈玉的筆記及七人小組的名單,待張衛林來求董益三時,即刻被捕。
在報房值班的馮川慶得信後,翻牆逃出電臺大院到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報信。
葉劍英見情況緊急,立即讓馮化裝成商人,安排他深夜過江去延安,並向成都發電報,通知沈玉就地隱蔽,莫回重慶。
可惜,此電報晚了一個時辰,戴笠已借張衛林名義,給沈玉發了“夫病重望你速返渝”的電報。
沈玉不知是計,接到電報後,一面用暗語寫信向南方局報告,一面啟程返回,剛到重慶就被特務逮捕。
而馮川慶渡江以後,也被埋伏的特務抓獲。這樣,包括楊璽、陳國鑄、王西珍、趙裡耕在內的“牛角沱七人小組”全部被擒。
在看守所裡,因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