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4 / 4)

而是因為,A是我的朋友,B是我的愛人。如果我救了B,A卻因此喪命,那麼就算我與B能相守一生,也無法真正得到幸福,因為我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了他人的不幸之上,我一生都將無法擺脫自己內心的道德譴責。

“但如果我選擇救A,我會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回去救B,如果B還是不可避免地溺水而亡,我會毫不猶豫地與他一同赴死。我想B一定能諒解我的抉擇,就算不能諒解,就算他至死都在怨恨我,那也沒有關係,我會追著他下黃泉,一直追到陰曹地府,不管他如何討厭我,我都會鍥而不捨地糾纏他、陪伴他、補償他,請求他的寬恕。”

*****************************

話說看大家在貼吧裡的留言,發現有些親被徐逆救A還是救B的那個問題繞進去了,都在討論徐逆這個答案的合理性問題。

但是我這裡想說的是,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程宴提出這個問題,不是真的要徐逆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而是要藉此機會讓他知難而退,說白了就是不論如何也要拒絕他。

所以徐逆說了,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道德陷阱,不論選擇救哪一個,都會被人駁斥。如果徐逆說救A,程宴會說,你根本沒把我放在心上;如果徐逆說救B,程宴會說,你怎麼可以只考慮自己的幸福?如果徐逆選擇救A再回去和B同死,程宴也會說,我因你而死,恨你都來不及,誰稀罕與你同死?

被逼入死衚衕的徐逆,原本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但是之後的訪談卻讓他看到了轉機,這個轉機,就是程宴關於《宿敵》結局的那段分析。

程宴在個人與全域性的取捨問題上,態度是很明確的,他認為人不能為了一己的私慾而背棄自己的道義和使命。

而《宿敵》結局是BE還是HE,其實跟徐逆救A還是救B是同樣的原理。徐逆因此而得到了靈感,他選擇了最貼近程宴道德觀的那個答案,這樣程宴就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