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笑著高聲應了,“承兄弟吉言啊!”
說著抖一抖韁繩,趕著馬車離開了。
“好了,花伢,大草,人走了,別老躲屋裡!”狗剩喊道。
“啊——”
“唔,好!”
兩個小姑娘慌張的應了,在屋裡又磨蹭了會兒才出來。
狗剩不過提醒一聲,於這點兒異常根本沒注意到。
劉打鐵上午跟李大花一起去了地裡,下午又過來幫狗剩蓋倉庫屋子,兩頭惦記,這一個夏,就是狗剩變著法子給弄好吃的,人還是變得黑瘦,臉上露出了高高的顴骨。
“爹,歇會兒,我們自己的房子呢,又不趕工!”狗剩連聲叫道。
“等把這一摞砌完!”劉打鐵頭也不抬的說道。
大麥也跟著上了高架子幫忙。
狗剩和柱頭兩兄弟從下面幫忙搬青磚和和灰。
倉庫屋修的高大寬敞,在後側留了一米來寬的暗室,若不仔細對比內外,根本不會發現,地下又挖了一個大大的地窖。
“咱們加把勁,今年秋收的時候,就能用上了!”劉打鐵邊大口喝著糖水邊滿懷憧憬的說道。
狗剩又給劉打鐵添了一碗糖水,無奈的微微搖了搖頭,都說了不急,可惜怎麼也勸不住。
李大花今兒沒來,說是在家裡打理菜園子。
家裡大攤子的事,這個夏天很快就在忙碌中過去了。
小九每旬只有一天休息時間,根本回不了屯子,只能等過年的時候,因著天冷,前前後後有一個多月的休息時間才好過來。
楊地主家有人要往嘉興城去的時候,狗剩就收拾了一個大包袱過去,請幫忙帶給大榮。
“這幾隻兔子是剛從山上逮下來的,給老太太燉了喝碗湯,不是什麼稀罕東西,不過家裡正養著這個……”
楊地主笑眯眯的叫家裡下人直接拎去了廚房。
“劉家侄子就是客氣,不過捎帶點子東西,能費什麼事!”
楊地主大兒子中了秀才後,上一次鄉試未中,在嘉興城苦讀了三年,平時僅過年回來幾天,就等著今秋再參加鄉試;二兒子已經參加了三次童試皆未過,也滯留在嘉興城。
這一次,楊地主兩口子著實牽掛幾個兒子,藉著大兒子參加鄉試的機會,收拾了東西準備再嘉興城住一陣子。
楊地主小兒子狗剩是知道的,也在嘉興城,說是讀書,其實大多數時候倒沒跟自家兩個哥哥一塊兒住在書院裡頭,在鴨蛋那裡倒有一個固定的房間了。
這一家子不說有多精明,卻也曉得屯子裡的幾個軍戶都是要好好結交的,更何況原就是他家裡出去的鴨蛋,兩個大的都沒對自家弟弟整日整日的跟鴨蛋一起的事兒多上心。
狗剩跟楊地主客氣了幾句,又進去給楊老太太問了個安才出來。
雞蛋和大麥滿手的泥土,抓著兩把剛冒尖的嫩草攤在屋簷下。
這是剛從溫泉那邊的棚子裡回來了。
“怎麼樣,菜芽都生了嗎?”狗剩問道。
“大半、生了!”大麥甕聲甕氣的答道。
狗剩點點頭。
第一次試驗,能生一大半算是不錯了。
種蘑菇的棚子,因要積攢菌種,除了摘了一些去青蒲鎮請酒樓的大廚幫忙辨認是不是能吃的,都沒動。
除了少數幾種顏色鮮豔或聞著有氣味的,狗剩靠著自己稀少的關於食用菌的常識能判斷是有毒的外,其它都是七竅通了六竅!
如此一來,工作就又多了一項,把那大廚判定的有毒的或他也不認識的蘑菇都挑出去,只留了兩三種最常見的,可惜沒見到前世常吃香菇、金針菇這些,否則但留這幾種自己能拿定主意的菌種就要簡單多了!
這個工作,狗剩不放心交給幾個小的和大麥,都是自己每天花一個多時辰,瞪著眼睛去找的……
等挑了幾批蘑菇被送到鎮子上後,就該去接小九回來了。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山官已經走了有大半年,一點兒音信也無。
幸好花伢和小九有了山官第一次去軍營的時候的經歷,沒疑其它,從沒跟狗剩打聽過,不然,只叫狗剩難做!
收了紅薯一個多月後,鐵皮土豆也該收了,產量不如紅薯高,而且土豆苗也沒甚用處,在屯子裡明顯不及紅薯受歡迎了。
狗剩交給官府後,賣了一些,剩下的乾脆都儲存在地窖裡,貓冬的時候,一家人或炒或燉或烤著吃都是極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