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點頭十分鄭重地應道,“朕知曉了,你且放心,朕不會在此事上不知輕重。”
翁太醫跪下給皇帝謝了恩,倒讓皇帝笑了一下,“這是朕該做之事,你謝什麼恩,趕緊平身吧。”
翁太醫愣了一下才說,“微臣是憂心小季大人,故而……”
皇帝道,“好了好了,朕知道你對君卿的心。”
八月初十,三皇子殿下的滿月,他才得到了自己的小名,季衡看皇帝一直不給他取小名,便只好自己給他取了,喚作“歆兒”。
許氏便覺得“歆”這個字好是好,但略顯女氣,老季大人被皇帝恩准前來看望外孫,為外孫慶賀滿月,他便說,“此字雖然柔了些,但用柔一些的名兒,好養,也不錯。”
皇帝對這個是無話可說的,於是許氏也無話可說了,把三皇子喚作“歆歆”。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皇帝並沒有回皇宮去,依然是在蘅蘭行宮度過,甚至祭月也是在行宮裡完成,不過他卻讓人將一直在皇宮裡照管後宮的邵貴妃接來了,並在宮宴上,他將三皇子殿下抱了出去。
因為蘭芷樓裡全是皇帝的人,而且這段時間裡面被守得固若金湯,外面竟然完全不知道皇帝又喜得皇子之事。
皇帝抱了個小嬰兒出現,身邊又跟著太子殿下,震驚了宮宴上的所有人。
楊麒兒被交代了不能亂說話,而且給他講了要怎麼做,他作為太子,小小年紀,倒的確是有著太子的威儀的,走路時,跟在皇帝的身邊,既沒有讓人牽著,也不四處亂看,等皇帝坐下後,他被抱著在皇帝側後面的椅子上坐下,他連背都挺得筆直。
宮宴上都是男賓,包括一應夠資格的大臣,還有在京城的皇族,皇帝坐下後,讓一應臣子平身賜坐後,又說了一句場面話,然後他就道,“朕今日還有一件好訊息,朕於上月初十喜得皇子,這過了一月,皇子身體康健,朕便將他抱出來走一走,也讓你們同朕一般歡喜歡喜。”
各位大臣全都面面相覷,又十分驚訝,因為之前完全沒有聽說有哪位娘娘有孕了,而且皇帝一直住在行宮裡,也沒有把后妃們帶在身邊,怎麼突然就又冒出了個皇子呢。
不過也有可能皇帝寵幸了哪位宮女,宮女因為身體低微,皇帝不提她也是可能的。
但大家也會想,據說年前皇帝召了許家的一個女兒進行宮,現在此人好像都還沒有出去呢。不過具體出去沒有,大家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也不敢擅自猜測這三皇子的母親到底是不是她。
於是無論各位大臣心裡在想什麼,都各自收拾起了自己的表情,露出同皇帝一樣的歡喜來,下跪恭喜皇帝喜得皇子。
楊麒兒已經習慣了大臣們的各種朝拜,只是規規矩矩地坐在那裡,等唱禮的太監叫了大臣們平身後,他在椅子上坐著實在是坐不穩了,才小聲問皇帝,“爹爹,我要下去。”
皇帝便對旁邊的柳升點了點頭,柳升便叫了乳母容氏來把楊麒兒抱下去了,楊麒兒目光打量著下面的大臣,又回頭看皇帝懷裡的弟弟,嫩聲嫩氣地道,“弟弟要尿尿。”
距離皇位最近的大臣和皇族都聽到了,大家不由覺得好笑,柳升趕緊叫了尤氏來把三皇子抱走了,果真剛抱走,三皇子就尿了,而且開始彰顯自己的存在地哭了起來。
皇帝便道,“將他抱回寢殿去。”
於是楊麒兒和三皇子都被帶走了。
皇帝便在宮宴上提出來讓禮部去擬三皇子的名,如此一番作為,就算是把自己的第三個兒子昭示給所有人看了。
邵妃已經升為邵貴妃,在行宮裡招待了一應身份顯貴的命婦們,其中不僅有高官貴婦,還有一位上京來的公主,乃是皇帝的姑姑,身份貴重,便在宮宴上說道,“聽聞皇上又得了一位皇子,不知是誰所出?”
其實邵貴妃也是這日下午才得知皇帝又得了一個皇子這個訊息,而且看了那三皇子一眼,三皇子長了一月餘,五官已經稍稍長開了,和季衡十分像,要是邵貴妃見過季衡小時候,就知道那簡直就和季衡小時候一模一樣。
邵貴妃作為皇帝后宮,其實只遠遠見過季衡兩三面,但是卻印象深刻,故而這麼看了三皇子,她就著自己對季衡的印象,就覺得這真是和季衡十分相像了。
她自然也知道皇帝接了季衡表妹入行宮之事,而且也聽聞過季衡這位表妹和季衡長得相像的傳聞,不過她卻是沒有見過這位女子的,見到三皇子之後,她就覺得三皇子該是季衡這位表妹所出。
因季衡這位表妹不僅是商人之女,而且還是庶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