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3 / 4)

其家眷的軍隊,就迎接了好幾撥暗襲。

所以在接近京城,只有一天路程時,這時候押送軍隊已經放鬆下來了,而且放鬆得很厲害,於是營救的江湖人士趁機而上,想要救出吳王及其家眷。

但是在這混亂之中,吳王卻不小心被亂箭射死了。

一同被亂箭射中的還有吳王的嫡長子楊欽瀛,雖然他當場並沒有死,卻也救治不及喪了命。

吳王及其世子在路上被救反而出事被亂箭射死之死,在朝中並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波,因為只要有點腦子的,就知道此事恐怕是出自皇帝的授意,故意讓他死在了路上。他會死這麼早,不過是有人上書說不應該處死他罷了。

小小年紀皇帝不動聲色的狠,朝臣們也算是見識到了,哪裡還敢拂他的逆鱗。

九月上旬,雍京城裡,已經徹底冷下來了。

吳王和長子在被押送進京途中被亂箭射死,因他們叛亂,吳王早就被撤了藩王爵位,也早被皇帝革除了宗室的身份,於是,兩人即使身份高貴,也不能得到厚葬,但是皇帝為了他的仁慈的名聲,並沒有將此二人鞭屍洩憤,只是讓隨意葬下了,就葬在了京城邊上的一座山上,不過剛葬沒有多久,就有人去盜走了兩人的屍首,於是這兩人最終是葬在哪裡的,卻是不可考了。

吳王的家眷以及隨他一起造反的,或者已經在當時就被處死了,沒被處死的,此時也都被關押在了京中牢裡。

有身份能進詔獄的,除了行刺皇帝的楊欽濟,就是吳王的第三子楊欽治,吳王還有個小女兒,叫楊欽芙,在吳王投降後,說想見一見早就被俘的家眷時,這個小女兒,連帶著他的側妃,就被他授意,她的側妃親手殺死了這個小女兒,自己也撞牆而死了。所以吳王家眷,此時還活著的,只剩下楊欽濟和楊欽治。

吳王身邊的幾個得力臣屬,皇帝還需要他們有作用,病沒讓他們出事,押進京後就被直接關進了詔獄。

而吳王的大女兒和二女兒,皇帝並沒有追究,二女兒香安郡主楊欽萱只是在被除掉封號後被趙家看守在了家裡,不允許出門一步。

而吳王早年就出嫁的大女兒,只是被除掉了郡主封號,生活沒有別的影響。

皇帝之前受夠了楊欽濟給他下毒的苦,那毒因為量小,只是讓人衰弱,皇帝並沒有因此而死,但是他卻是怕死的,覺得自己可能會死的恐懼,就夠他難以忍受的,所以,他對吳王一家,實在是痛恨,對楊欽濟,就更是痛恨了,畢竟楊欽濟還刺殺了他,甚至讓季衡受了傷。

朝廷裡大臣們吵了一陣子之後,也就擬出了對吳王這一脈的最終處置辦法。

在處置之前,皇帝親自到了詔獄來看楊欽濟。

詔獄恐怕是雍京城裡最陰森的地方,這裡不知道死過多少含恨的人。

皇帝這不是第一次來,但走進詔獄大門的時候,他還是有些不適應地蹙了一下眉。

才九月,他就披了狐裘披風,這才進了詔獄那陰森森的大門。

楊欽濟的牢房在最裡面,要說,他還是個孩子,並不用關押在這詔獄的最深處,但是皇帝恨透了他,就要讓他在這最深處,讓他知道,他在死之前,便不能再見天日。

皇帝其實已經早沒有了孩子心態,楊欽濟小孩子把戲的小打小鬧,他是根本就沒有往心裡去的,他本來也可以不恨楊欽濟,他要恨的是想奪他皇位的吳王,是心狠手辣並且要了他孃親性命的太后,楊欽濟一個小孩子,還不足以讓他將恨這種深沉的心思放到他身上。

但是,皇帝就是恨他,只是因為他處處欺負季衡,之後還刺傷了季衡。

現在對他來說,季衡在他心裡的位置,比他當年親孃有過之無不及,皇帝又怎麼能不恨傷害了季衡的楊欽濟。

楊欽濟早就被折磨得沒有了活下去的心思,只想早點死,但是皇帝卻讓獄卒給他吃了全身發軟的毒藥,讓他連咬舌自盡或者撞牆而死的力氣也沒有,於是就只能那麼不人不鬼地熬著,熬到解脫的那一天。

皇帝在他胳膊上刺出的傷口,早就腐爛了,但是沒有人給他用藥包紮,於是就這麼熬著。

皇帝的親衛拿著牢房的鑰匙,開了最裡面這一間牢房的門,四個侍衛進去之後,在裡面多點燃了兩盞燭燈,然後才請皇帝進去。

皇帝被牢房裡的難聞的氣味燻得直想用手巾捂住口鼻,但他強忍著沒有這麼幹,只是沉著臉皺著眉,他進去後,站在了牢房中間,看著牢房角落裡的那幾乎看不出本來面目的枯瘦的人,也才幾個月而已,楊欽濟已經枯瘦得只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