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託大,季朝宗甚至起身同季衡回了禮,然後才又各自坐下了。
季衡說道,“十三叔,大兄,據說這次科考出舞弊案,結果不作數,你們恐怕還要再在京裡逗留一段時日了,說不得皇上同閣臣們會另定日子,再考一次。”
季道淮說,“這次不作數,我同朝宗也是不虧的,咱們之前吃錯了東西,腹瀉了一日,沒能參考。”
季衡故作驚訝,“居然出了這種事,看來出了舞弊案對叔叔和大兄你們來說倒是好事,之後還可以再考一次補起來。”
季道淮笑了笑,說,“季衡,你是在皇上跟前做伴讀的,可知道什麼訊息不。這次的案子,據說是皇上出面處理,是真是假?”
季衡說,“之前李閣老同侯府互相攻訐,吵得不可開交,這次出了科場舞弊案,兩方估計都脫不掉干係,歐陽大人將案子直接報告給了皇上,皇上怎麼好不出面主持此事。皇上出面主持此事倒是好的,至少皇上年幼,會寬大為懷,給一次恩科再考一次就是了。若是京裡逗留士子能夠上聯名書要求皇上處理此事,這對皇上,對天下士子來說,都是好事。”
季衡話說得很明白了,季道淮又是十分會專營的,他自然明白要怎麼去做。
季大人為查這次科場舞弊案案,連著四天沒有回府來,在第三天上,才有兩個兵士來季府,讓季府給收了保暖衣裳給送過去。
京城裡計程車子在戰戰兢兢惶惶恐恐了幾天之後,有幾百人聯名上書,要求皇帝親政處理此案。
皇帝雖然也參與了此案處理,之前卻是坐在文淵閣裡聽彙報,士子們聯名上書之後,閣臣也不好不讓皇帝做決定。
於是皇帝也毫不客氣,說要將去年的江南鄉試舞弊案也要翻出來徹查。
科場舞弊案這一查,涉及的人不可謂不多,先還只是科場裡計程車子被抓,後來還抓了不少官員。
一時官場是人心惶惶,京城裡局勢混亂不明,但是有一個跡象卻是越來越明顯了,那就是皇帝開始掌權,還有不少官員已經是直接站在皇帝這一邊了。
時間到了三月下旬,京城裡早就暖和起來了,野外綠草如茵,樹木也蔥綠起來,楊柳沿著河岸,招展著如煙綠葉。
經過了一個多月時間,科場舞弊案雖然抓了不少人,但是卻沒有查出結果,誰洩露考題不能確定,有人說是李閣老府裡有人洩露的,但是無論怎麼審問,對方矢口否認,也有說是周大人這邊洩露的,但是也沒有結果。
皇帝說不希望有人受冤,於是就只好繼續查。
之前說要重考一次的事,因為遲遲沒有查出這次舞弊案最初從何漏題,重考之事也就沒了著落,皇帝在同內閣商議之後,決定推遲到明年再考,並且從國庫裡撥出銀子,給逗留京城計程車子補貼。
四月初,太后的鳳羽宮旁邊的花園裡的牡丹開得正好,裡面有幾十個品種的牡丹,有十幾位花匠供職於此照料這些牡丹,牡丹是太后最愛的花,在牡丹開放的時節,她最喜歡流連在這牡丹園裡,就像是她可以吸收這些牡丹的精氣,也能永葆這份雍容華貴的美一般。
楊欽濟這日下午逃了學,躲在花園裡發呆。
他想回家去,只想回家去。
他看出來了,皇帝根本不是傳言那樣的單純無能,反而是他太有能力。
楊欽濟最近看到皇帝就覺得怕他。
楊欽濟畢竟是王府里長大的,還是有些政治遠見。
他父王想要入京當皇帝,只怕很難。
除非他真打進京來,就像明成祖一樣奪位成功,他父王有錢有糧有兵馬,打進京來不是不可能,但是,他和他姐姐在京裡做人質,恐怕就活不成了。
楊欽濟現在只想活,不想死,所以他已經生出了怯懦之心,並不想當他父親的犧牲品了;
如果他父王不打進京來,那麼,就只得皇帝突然死去,那麼他父親可以聯合大臣,讓太后立他楊欽濟為新君,當然,也可能立他長兄為新君,但他的父親就只能做太上皇了;
這兩個還是好一些的可能,現在京城政局瞬息萬變,他的父王遠在杭州,哪裡控制得住。
定國侯陪著太后娘娘在牡丹園裡散步,牡丹園裡這時候連只貓都沒有,入口處又有侍衛把守,倒是說話的好地方,太后的心情沉重,說道,“大哥,你去打聽了另外幾個藩王家中的情況,結果如何?”
定國侯說,“成都蜀王倒是最好的選擇,他的么子是嫡子,只有七歲,聽說性格乖巧,倒是可以扶持。有句話叫揚州第一,益州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