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他,“你說你屁大一點兒,輩份倒是不低。竟與朕是同輩的。”
衛檀夙才三歲,沒聽懂明湛的話,扭頭問衛太后,“姑姑,屁是多大啊?”
把衛太后逗的直樂,永端年紀最長,有五歲了,跳上前笑話衛檀夙,咕咕笑道,“真是笨,屁是放的,哪裡有大小來呢。”
永恪與衛檀夙年紀相仿,圍著衛檀夙直轉圈兒,明湛問他,“永恪,你幹什麼呢?”
永恪正兒八經道,“我看看衛檀夙的屁股有多大,屁股與屁只差一個字,想來是有些關係的。”
明湛笑著誇讚道,“你才多大,就會說這麼長的句子了。真是聰明。”
永恪略帶羞澀的笑了笑,把小手兒背到身後,仰起稚氣的小臉兒,笑道,“謝皇叔誇獎。”
明湛與這些小傢伙們說了會兒話,就讓宮侍們帶他們下去了。
“母親。”明湛與母親衛太后一併坐在寶座上,笑道,“今天怎麼把衛小檀叫進宮裡了?”明湛覺得這年頭兒人們起名實在是拗口,像衛檀夙這名兒吧,據說是他的老狐狸外公翻閱了古今多少名本,頭髮掉的險些成了禿子,才起出了這麼個拗口至極的名子。
明湛見永寧侯夫人帶著衛檀夙幾次進宮請安,明湛為了爽口,直接叫人家衛小檀。
衛太后摸了摸明湛的臉,笑問,“沒喝醒酒湯麼?”
“喝了,還是覺著臉上發燙。”
衛太后溫聲道,“永寧侯夫人又生了一子,這些天也沒空帶檀夙,皇孫們沒有玩伴,我就叫他進宮,一塊兒做個伴當。”
“嗯,也好。”明湛微燙的臉貼著母親微涼的手,覺得異常舒服,嘆道,“我有意從宗室中選伴讀,只是這會兒對宗室也不大瞭解。皇孫們年紀尚小,正是嬌弱的時候,若是選出淘氣的孩子就不好了。”
“再過些日子吧,還沒進學呢。”衛太后道,“待進學再選也不遲。”
“現在看來,永恪天資不錯。”明湛道。小小年紀就吐字清楚,而且,還懂得思考。雖然小孩子的話有些稚氣的可笑,但是永恪這個時候,的確展示出過人的天分。
衛太后笑道,“這孩子的確是聰明些,唐詩念一遍他就能記住。永端格外的活潑愛動,永謹年紀不小,尚看不出什麼。”
現在皇孫們還小,說他們的事太早了,明湛就此打住,嘆道,“真不知道當年太宗皇帝怎麼將淮揚之地封給了儀王,這也太偏心了。”搞得他現在真是舉步維艱,對著這一堆的老狐狸,油滑的簡直難以下手。
“太宗皇帝有太宗皇帝的考量,儀王的母親嘉慧皇后原是永康公府出身,而高宗皇帝的母親嘉儀皇后就出身淮揚錢家。”衛太后道,“你想一想,永康公府在帝都是什麼樣的聲望。太宗皇帝將儀王放到高宗皇帝的母族之地,就是將儀王放在了高宗皇帝的眼皮底下。在那時來說,這不失為一步好棋。”
明湛道,“我還以為太宗皇帝是挺偏心儀王呢。”這就是念書少的壞處了,非但如此,明湛對於這些世族豪門的掌握也遠不如自己的母親,衛太后。
“對於皇帝而言,國家穩定的傳承才是第一位的。”衛太后道,“太宗皇帝文采武略,一代明君。再偏心愛子,也不能拿國家的大統開玩笑。太祖時已經出了位鎮南睿王殿下,太宗皇帝斷不能讓自己的兒孫中再出一位睿王。這個時候,也只得委屈儀王了。”
“母親,我想把他們留在帝都。”
衛太后不反對這個提議,笨法子有笨法子的好處。衛太后道,“明湛,你已經漸漸的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只要天下太平,再過兩年,無人能撼動你的地位。”
“這個時候,你小心一些,並沒有壞處。”
明湛搔搔下巴,低聲道,“我總覺得有些不安,母親,現在我的位子還不是很穩固,淮揚肯定有問題的,現在難就難在,我不知道是哪家在背後使壞。”明湛有一種過人的直覺,雖然現在看上去天下承平,但是他就是有一種如芒在背的緊迫的危機感!
“現在他們剛來帝都,總不能一下子全都宰了。”別看平日裡明湛在阮鴻飛面前沒臉沒皮慣了的,但是在帝位上,明湛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無故而誅,豈不是要落下個暴君的名聲。”
衛太后似笑非笑的看一眼自己的兒子,“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
110、更新 。。。
衛太后認為;自己終其一生都能與明湛保持如此深厚的母子關係;與明湛的性情息息相關。
雖然衛太后並不想承認;但是;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