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2 / 4)

小說:皇帝難為 作者:美麗心點

徐叄想到的事,李平舟也能想的七七八八。

李平舟比徐叄想的更深,李平舟道,“徐相可還記得,那日咱們偶然與魯安公、閩靖公相遇,還是他們提醒你我,陛下已病了二月之久。想來,那邊兒也起疑心了呢。”

徐叄當下一聲冷哼,“李相想一想,陛下並非頭一日登基,且待陛下登基後,一直龍體強健,陛下這毒,究竟是誰下了?哪一日下的?怎麼就偏趕在宗室們都在帝都時就被下毒了呢?這裡面,有沒有什麼貓膩,下官頗是擔心哪,李相?”

宣德殿。

衛太后將又一封奏章寫下硃批,順手擱在一畔。

夜色將至,紫蘇悄聲而至,柔聲稟道,“娘娘,晚膳已經備好了,要不要現在傳膳?”

紫蘇是衛太后身邊兒的心腹女官,這些天,衛太后一直忙於朝政。雖然衛太后非常有政治素養,不過涉及到一件件具體的事,也不是沒犯過難。

不過,今日衛太后心情似是不錯。她將筆擱下,尾光掠過筆端朱吵色,點一點頭,“傳吧。”

宗室的心思,衛太后一清二楚,想借助她對付內閣,那就得看誰計高一籌了!

衛太后雖然與李平舟不對付,不過,這種感情喜惡,無關政事。

一個成功的政客,必然要以利益為先。

若沒有這種認知,衛太后也走不到今天這一步兒!

196、更新 。。。

帝都。

李平舟不是沒想過迎太上皇回宮之事;徐叄卻是道;“如今陛下中毒之事尚未查清;太上皇遠在雲貴;起碼安全。只要太上皇在,帝都就是安穩的。李相;太上皇對我們皆有提拔重用之恩。不過,若是因我們急迎太上皇回帝都;而至太上皇不豫,則,你我就是大鳳朝的罪臣啊;李相。”

徐叄此話,亦說中了李平舟的心事。

明湛因毒病重,毒因未明,那麼宮廷就不安穩。之所以如今天下太平,帝都太平,一是衛太后能壓住場子;二則內閣掌權者如李平舟徐叄等皆忠心耿耿之人;三則九門提督在永寧侯之手;四則,太上皇雖遠在帝都,卻威望猶存。

但是,如徐叄所言,把太上皇迎回帝都,在另一方面說,就是將太上皇放在危機之中,起碼李平舟就做不出這樣的事來。

“李相,依下官之見,待日後陛下中毒之事水落石出,再迎太上皇回帝都不遲。”徐叄建議道。鎮南王府自來權重,不過如今卻是有利無弊,起碼鎮南王是太上皇的同胞兄弟,再者,雲貴那一支兵馬,於帝都不軌之人,也是不小的震懾。

聽徐叄此話,李平舟另有思量,沉吟道,“太后娘娘……”這位位高權重的婦人,不僅是皇帝陛下的親孃,也是鎮南王殿下的髮妻哪。若是衛太后有個萬一,一樣不好交待。李平舟不喜歡衛太后,從內閣朝臣的角度,卻不能不為衛太后考慮一二。

宮裡不安穩,太后與太皇太后卻仍居宮中……哪怕李平舟不為衛太后著想,也得為太上皇的親孃——太皇太后想一想了。

“不如請太皇太后與皇太后並陛下去行宮休養。”徐叄說著這話,自己心裡也沒把握,衛太后又不是傻的,若是衛太后早有暫避之心,也等不到這會兒了。

在這件事上,衛太后也稱得上處變不驚了。想到此處,李平舟倒是對衛太后升起了一絲敬佩之心。

李平舟道,“咱們當盡臣子本份。”至於衛太后同不同意,那也就兩說了。

淮揚。

明湛與阮鴻飛本來想接著去吳儂軟語的蘇州去住上一段時間,結果天公不作美,竟下起雨來幾天不歇,只得暫時留住在小周村。

因阮鴻飛一行人出手大方,禮數週全,很得村民的好感。連村裡的大戶兒周員外,亦派人送了帖子道訪。

周員外算是小周村兒的體面人,家裡三進的青磚紅瓦的宅子,尤其是周員外的大兒子,那更是小周村兒的知名人物兒。在外面做著大生意,僅這兩年,周員外就用兒子掙回的銀錢把相鄰幾個村子的地買去了大半,成為名符其實的大地主。

如今自己村裡來了這樣的出脫的人物兒,周員外些許見識,自然要派人去拜訪一二。

在這個村子,也只有周員外這樣自恃身份的人,才會正式的下帖子拜訪。而且,這帖子還是燙金的,可見其財力不俗,頗具自信。

接到周家的帖子,搖光自發向里長打聽了回周員外家的境況。

“周員外家裡也算薄有家資,有百十頃的田地,大兒子在外面做生意,叫周大全。聽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