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2 / 4)

小說:與梅同疏 作者:圈圈

情打仗,只得都退了兵。那時候天空雖然是白晝,卻暗如黑夜。閃電一條條劈下來,黃河中濁浪滔天,兩方人馬俱是看得心驚肉跳。正在這時候,怪事兒就發生了,水裡隱隱約約似乎有兩條龍,龍眼能閃閃發光。開始離得遠遠的,後來就湊到了一起,上上下下打將起來,足足在水中翻騰了一個多時辰。結果到了最後,一條龍落敗,被打得沿著河水東流而去,不久就失去了蹤跡,另一條原地盤旋了幾圈,彷彿志得意滿一般,半晌後沉入水底。俄爾,便風平浪靜。

“陛下想想,如今九月近十月天氣,何來這等疾風驟雨?這龍又是從何而來?一龍得勝,一龍逐波而去,又預示著什麼?微臣當時站在岸邊,看得傻了,至今想起來那般場景,彷彿還在夢裡一般。”

楊燾聽懂了,且將這詭異的龍打架和那首詭異的歌謠聯絡了起來,卻是不動聲色地問道:“然後呢?”

荊懷玉道:“就是這樣,叛軍那邊趁著這邊雷鳴電閃雙龍惡鬥,竟然在上游二十里處建好了浮橋,等到衛將軍發現,他們的一部分兵馬已經過了黃河。結果我軍驚慌失措之下,只得退卻了。”

楊燾嘆了口氣,良久後方道:“想來是天意吧。事已至此,多說無益。眼見得叛軍逼近,有臣子勸朕出狩荊襄一帶,你的意思呢?”

荊懷玉道:“荊襄的兵馬正在往京師來,迎頭趕上隨他退守荊襄,再伺機反攻,也未嘗不可。但臣的意思,荊襄雖然易守難攻,卻因為是通往南邊的要道捷徑,多戰亂殺戮。而江東據東南之隅,富足繁華,又有長江天險,可做長久之計。”他向來能說會道,但有關此事,因還沒揣摩出皇帝的意思,卻不便多言,只是含糊其辭地言明自己的意見。

楊燾聞言,又是久久不語,爾後才道:“莫非荊侍郎也以為京師守不住了?”

荊懷玉一怔,忙道:“不不不,臣並無此意。不過是為得陛下憂心,臣覺得多想一條退路出來,總是好的。”

楊燾一聲哼笑:“這倒有勞你了。京師若是輕易放棄,朕這臉面盡失不說,卻不知幾時方得回來啊!我那四弟在鳳於關發兵時候,大張旗鼓地叫囂著要清君側,朕在這裡思來想去,把誰給他清了才好?也堵堵他的嘴。”

荊懷玉一驚,慌忙抬頭看看他,賠笑道:“陛下,便是把滿朝文武都給他清了,也未必能打消趙王殿下起兵的念頭。因此這……”看來雖然自己編排了一番胡話,但揣度楊燾的意思,貌似還打算死守京城。

他正思忖來去,卻聽楊燾道:“朕不走,要讓人守住京師,誰再提出狩荊襄的事情,朕就把他送給趙王,讓趙王清了去。”他轉向荊懷玉:“你還有別的事情要說嗎?”

荊懷玉側頭看看外面天色,果然已近黃昏,見皇帝沒有留宿他的意思,他思及自己府邸中的一攤子爛賬,也無心留戀下去,便道:“如此微臣再求問陛下一事。那一日牛家堡外遭叛軍圍困,微臣隨著衛將軍,和凌少卿分開了。微臣後來才聽說他受了傷,但至今未曾找到凌少卿下落,因此一直牽掛於心。所以想請問陛下,凌大人如今回京師沒有?”

楊燾聞言,卻慢慢沉下了臉,冷冷地道:“你們有扔下他不管那一會兒,還操心他的死活幹什麼?不過你既然還掛念著他,那麼朕就告訴你也無妨。凌少卿的確身負重傷,掙扎著回了京師。但這番折騰下來,卻傷重不治,御醫們也是回天乏術,已經沒了幾天了。”

荊懷玉驚道:“沒了?怎麼微臣未曾聽聞半點訊息?”

楊燾擰眉看著他,語氣冷凝淡漠:“他生前因在大理寺任職那許多年,又是個六親不認的脾氣,也得罪過不少朝中重臣,這些天四處都不太平,朕不想訊息傳出去,恐攪得他死了也不安生。此事你也莫要洩露出去,且退下吧。”

他臉色變得極不好看,眉頭深鎖,眼神冷冽,唇角卻噙著一絲意態不明的冷笑,縱是龍章鳳質儀容俊美,荊懷玉也看得心中惴惴,忙躬身道:“是是是,微臣告退。”只得退了出來。

他一路回府,這天色雖然才暗下來,街上已經見不到幾個行人。原為楊熙的叛軍如今已經快到了城外,京師中百姓想來知悉訊息,雖然聞聽趙王並不濫殺無辜,未免也有了些惶恐之意。素日的繁華漸歇,變得冷清起來。

待在自己的府邸中沒滋沒味兒地用過了晚飯,荊懷玉自行進了臥房。如今他也不敢召人侍寢了,才坐在一張羅漢床上喘一口氣兒,那本守在門口有幾個侍衛,其中一個就大喇喇地登堂入室,親親熱熱地跟他擠在了一起,將小几上的好茶拿起啜了一口,覷得四周無人,方道:“荊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