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抬頭,笑盈盈看著玲瓏,“這麼困守林中也不是個辦法。朕有意要前後夾擊,殺退鮮卑人,卻少一個可以傳信之人。玲瓏兒,你替我回去帶個話給張九吧。”
冉閔掏出一個臘封的竹筒遞給玲瓏:“要如何接應都已經寫在裡頭,你連夜出發,我讓胡六送你。此事事關重大,能不能一舉克敵就全看你的了。記得一定要親手將秘信交到張九手中!”
玲瓏慘然一笑,卻沒有伸手去接。
冉閔蹙眉:“玲瓏兒?”
“若是玲瓏所料不錯,恐怕一等玲瓏回到完全的地界,六哥就會將玲瓏另行安置了吧?這秘信……”一瞬間藍色的眼睛裡滿是憂傷和絕望,“這秘信只怕是陛下留給玲瓏的絕筆了罷?!”
冉閔一震,卻沒有否認,只是低聲道:“也未必是絕筆。”
“陛下,玲瓏求你……求你給我一個守在你身邊的機會。”玲瓏雙目含淚,眼神卻是堅定無比。
過了良久,冉閔才嘆道:“罷了,罷了。明日隨朕一起上戰場殺敵吧,男兒一死志不滅。”
玲瓏這才笑了,柔聲求道:“陛下,玲瓏想要陛下的寶刀。”
冉閔一怔,隨即笑道:“好,給了你。那口刀戾氣頗重,又有妨主的傳言,朕擔心你反被其所傷才不肯給你。現在你的刀法總算是有了小成,就是用了想來也不妨事。”
“謝陛下恩典。”玲瓏款款跪下,恭恭敬敬地叩了三個頭。
“起來罷。”冉閔抬頭看了看月色,“長夜漫漫,吹一曲與朕解悶吧。”
玲瓏取出玉笛,思索了片刻才放在唇下。下一刻,悠揚的笛聲響起,遠遠地傳了開去,或高亢或低沉的聲音撩動著人心。眼前彷彿看到了田間的麥穗,看到了屋後的炊煙,看到了家鄉的父母妻兒……
不知是誰先哼起了漢時的軍歌,引得滿營的將士齊聲低唱——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一曲,你在祝我武運亨通時曾吹過?”
“是。《摩訶兜勒》是漢時的名曲。”
“這曲子不錯。朕一向羨慕武帝之才。”
“陛下若是生於漢,必定不輸武帝。”
然而無論夜有多長,終極還是要到第二日。
這一日,朝霞染血。
這一日,慕容恪誘魏軍出林,擺下了“柺子馬、鐵浮圖”的大陣。他犧牲了最精銳的騎兵的機動力,用鐵鏈鎖在馬匹之間,使得魏軍即便殺死敵人也衝不出馬陣。兩翼的騎兵包抄而上,圍了一圈又一圈。
這一日,漢家營八千好漢,全數力戰而死。
這一日,冉閔親手殺敵三百,突圍而出,卻因坐下之馬突然暴斃而被擒。
這一日,天地同泣!
冉閔被慕容恪送到燕主慕容儁身前。
慕容儁詰問他身為石趙的奴僕下臣如何敢稱帝。冉閔笑道,天下大亂,人面獸心的禽獸胡狄也敢篡逆,自己一時英雄如何不敢。
慕容儁大怒,命令將冉閔鞭打三百,然後送至龍城,斬於遏陘山。
一個月後,慕容評圍困鄴城。此刻城中早已沒有糧草,連皇宮中的宮女太監也盡數被殺死吃完。太子冉智年幼無謀,董皇后秘密約見南朝使者,企圖用傳國玉璽換來援軍,不料反被騙走玉璽。
半個月後,鄴城失守。大魏臣子絕望至極,大部分自殺殉國,少數南逃晉朝,無一人投降鮮卑。自秦漢魏晉以來,從無自殺殉國的大臣,因亡國而自盡守節,冉魏為世上第一朝。
董皇后及太子冉智被擒,送至龍城。慕容儁此時身上尚有晉的赦封。他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假稱董皇后將玉璽獻給自己,正式宣佈稱帝,封董皇后為“奉璽君”,冉智為海濱侯。
至此,猶如流星逐日一般滑過歷史長河的冉魏一朝正式終結。
冉閔死後,遏陘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儁唯恐惹怒了天意,派人前往祭祀、重修墓地,並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
當日天降大雪,過人雙膝。
【未完待續】
作者有話要說:“柺子馬”是指用輕騎兵包抄敵人兩翼的騎兵戰法,多為北方遊牧民族所用。歷史上也有岳飛大破柺子馬的故事。
“鐵浮圖”則是指完全犧牲騎兵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