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3 / 4)

小說:天下惟雙 作者:圈圈

圖海站起身,面露難色,解釋道,“容若老弟,圖海雖然領旨,但恕難從命。階州現有吳三桂叛軍三萬餘人,不日即可發兵救援平涼城,若不趕在賴永興之前攻克城池,遲了豈不是腹背受敵?”

納蘭性德笑了笑,勸道,“麟洲兄,王輔臣手下六萬精銳士兵絲毫未損,我軍勞師遠征,圍城十日,銳氣受挫,端不利於大舉攻城。再者,殺敵三千,自損八百。麟洲兄麾下十萬士卒皆為八旗護軍,皆是身經百戰的驍將。若是折損在平涼小城,豈不可惜?三者,皇上已命定西大將軍多羅貝勒董額分兵北上階州剿賊。”

儒雅謙和的周培公淡淡一笑,說道,“大將軍,培公以為皇上此時命招降王輔臣實有深意。大將軍揮師入城絕不是難事,關鍵是百門大炮齊發,平涼城內必定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四十萬軍民將頃刻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大將軍今日踩著森森白骨得勝,長我軍志氣,滅賊軍威風,可日後呢?”

圖海雙眉一皺,問道,“日後?日後如何?”

“荼毒四十萬生靈,都察院的眾御史自會把這筆賬記在您的頭上。待馬放南山,刀槍入庫,誰還記得您今日之功?且虎山墩大捷系我軍討賊以來首次大勝,將軍已然功勳卓著,若一鼓作氣平定王輔臣部,相形之下,康親王、多羅貝勒、安親王等大將軍豈不太過無用?到那時,將軍豈不成了眾矢之的嗎?”

周培公見圖海陷入沉思,便繼續說道,“若將軍將招降王輔臣之功讓與他人,既免去了非議,又全了皇上愛民之心,豈不是兩全其美?”

圖海嘆了口氣,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

“納蘭大人與王輔臣是忘年交,與其子王繼貞私下過往甚密。皇上的意思是,讓納蘭大人入城勸降。納蘭大人,您說對嗎?”

納蘭性德拱手稱讚道,“培公兄所言極是,不愧是滄宿居士的高足。”

暗想,當時把你給了圖海,我真是太明智了。周培公,你該謝謝我的。又一轉念,若沒有水浸天從中說和,他怎會屈就於圖海門下?也不知道她現在走到了哪裡?

隨後,納蘭性德與圖海約定以三個時辰為限。當日戌時若納蘭性德未歸,即開炮攻城。

周培公將納蘭性德送下高坡,見四下無人,壓低了聲音說,“納蘭大人,根本沒有援軍至階州剿賊對不對?您也非奉了皇上口諭,對不對?”

納蘭性德心中一驚,似笑非笑的問道,“培公兄,何出此言?”

“軍情戰報當日發出,七日後才會抵京。納蘭大人日日於南書房伴駕,極有可能比聖上更先看都戰報。想來,納蘭大人出京時,虎山墩尚未攻克,那麼定西大將軍的援軍自然也到不了,除非插上了雙翼。唯有納蘭大人胯下的千里神駒,星夜兼程方可抵達平涼。”

納蘭性德輕輕的笑了,說道,“培公兄一雙慧眼洞悉世事,在下欽佩。容若今日方知你為何不肯入仕為官。”

周培公謙和的笑笑,拱手道,“願聞其詳!”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與其違心勞力的與一幫俗吏同流合汙,不如做個能臣的門客來的自在。”

周培公劍眉微動,笑了笑說道,“培公而立之年有此見地並不為怪,然納蘭大人年少有為,培公不得不欽佩皇上識人之能。若非當今聖上,納蘭大人豈會甘為驅使,屈就御前侍衛之職?”

“培公兄,不知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納蘭性德伏在他耳邊低聲說,“說實話的人,總是特別的可恨。”

“納蘭大人,是又愛又恨吧。”

納蘭性德翻身上馬,於馬上朗聲大笑,繼而拱手道,“告辭。”

周培公注視著納蘭性德姿器巍傑的風姿,感嘆道,“古有漢武帝逐衛青於踞廁而視之,今有納蘭性德雖為嬖倖卻雄豪自振。他若是到了圖海大人的年紀,天下誰敢出其左?”

“周培公,沒看出來,你還有這等的嗜好!”

周培公被猛地一聲斷喝,只嚇的一個激靈,急忙回身,循聲望去……

******

納蘭性德於平涼城下收住韁繩,對著城樓守軍朗聲喊道,“御前侍衛營副統領納蘭性德奉旨求見山陝大將軍。”

“名字太長,爺記不住,你是那顆蔥!”

納蘭性德微微一笑,旋即朗聲答道,“納蘭性德求見山陝大將軍!”

“你等著!”

一炷香的時間過後,城門開啟,吊橋緩緩落下,兵勇列隊城門兩側,一名校尉行至納蘭性德馬前拱手道,“山陝大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