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與肅穆,這裡是一
切權利的核心,幾乎所有的國家政務都是在這裡商討處理的。就在我沉浸於這份冒險帶來的刺激興奮中時,一個由遠而近
的腳步聲打斷了我的沾沾自喜。慌張中鑽到桌下,一邊將身子小心的藏好,一邊想瞧瞧是誰三更半夜來御書房,目的何在
。
不多久,一雙熟悉的鑲金黃馬靴進入視野,還有那彌散在空氣中的白蓮茶香。
是父皇。
“咔~”屋內角落傳來機關啟動的聲響。一個密室展現在眼前。父皇進去呆了片刻,而後離開,身邊少見的未帶任何僕從
跟隨。
在確定不會發現後,才小心翼翼地從桌下爬出來。試著學父皇的樣子啟動機關,進到密室,尚來不及打量密室中的構造,
就被面前看到一幕的驚呆了。
宮中美女如雲,型別繁多,但加起來也遠遠不及眼前畫中所繪之人。明明只是墨筆勾畫的死物,可卻偏又帶著靈氣,似是
真人。
落款處的題詩,熟悉地筆跡,是出自父皇之手。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引自唐朝詩人王維的《相思》)
自幼熟讀詩經,一看便知其中內容。只是當時年紀還小,琢磨不透詩中隱含的濃濃愛意,那是一個男人傾注一生所有情感
昇華的總結。
在那以後,便常常會在夢中見到那副藏於密室的畫,從不因歲月的洗禮而有絲毫模糊。
我用了很久的時間,才明白盤踞在心底,那難以釋懷的情素意味著什麼。
而我從這寧靜而深遠泛著惆悵地苦澀情緒中,真正認識理解了作為一國之主的沉重和悲哀。
他的身影依舊那麼高大,只是,又增添了幾許落寂,孤冷。
在愛與責任面前,父皇沒有選擇地承擔起自他出生時就註定的命運。為此,他只能將滿腔的愛意化為動力,投身於漫無邊
際地政務當中,企圖以此來麻痺因思念而疼痛的心。
作為他的兒子,我是幸運的,至少還有選擇的餘地。
兒時的夢想,早已被現實的種種消磨待盡。用功的讀書,勤奮地習武,這一切的努力,都無法彌補我天生的缺失,我渴望
目睹外面世界的精彩,而不是如籠中鳥般一輩子困在皇都,只能仰望頭頂那一片狹窄的天空,在嘆息聲中度完一生。
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就註定了放棄。
無視母妃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地勸說,依舊我行我素,實施著自己的計劃。
任由書籍發黴,任由寶劍生鏽。遺留在身間永遠除不去的低俗脂粉氣,以及掛在嘴角玩世不恭地微笑。
不過是幾年的光景,當看到母妃眼底無法拭去的失望,我知道,自己的計劃成功了。
番外之尉遲璃篇(二)
本是與四弟烙一同到宣華閣找大哥,不曾想意外認識了他……
那個清雅雲淡的琴師,嬌弱的身姿抱著半人高的琴盒,驚愕的神色使得原本白皙的面容顯得更加蒼白,彷彿隨時都會消失
在雲霧中。
大哥熱情地向我們介紹著,眼神中隱隱流露出挖到寶藏般的喜悅。
“蓮……見過三殿下……四殿下……”如水滴敲擊在岩石上的聲音,極力壓抑著內心狂亂的情緒。
不知為何,聽得我莫明心痛。目送著他倉皇離去的背影,大哥他們說了些什麼已記不得了,腦子裡只留下那雙暗藏傷痛的
眸子。
儘管我放縱自己不再留戀權勢,但這並不表示我就可以遠離了它,恰恰相反,身為皇子的我永遠都置身於這場政權風暴的
風眼。除去早年夭折的二皇子,其他兩皇子的情況,動態,即便不刻意去打探,也會有人主動告之。那是源於母妃的授意
。曾為蒼玄公主的她,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去過平民的簡單生活,沒有財富及權利的支撐,她的世界就會倒塌崩潰。
關於那個叫蓮的琴師,探子也只打探到極少的一點資訊,而對於大哥將他留在身邊的意圖,怕是再明顯不過了。但我可以
很肯定地說,蓮,絕不是桓能駕御的人,這來源於他神秘無解的身份,以及對待任何事物都平淡無波的態度,彷彿世間之
事盡在他的掌控之中,我們所做的一切在蓮的眼中皆與孩童的遊戲無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