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其實全賴大師們的明燈在前指引。
在這篇文連載的期間,記不清多少朋友問到或者在回帖裡看到同一個問題——這篇文,和甜蜜生活四個字,難道有必然聯絡嗎。
題目來自費里尼的電影和迪奧的同名香水。這兩樣我都非常喜歡,在動筆之前也沒覺得這篇文能和題目牴觸到哪裡去,就隨手安上了。希望看到最後的諸位,在點開這篇文章之後,不曾覺得被題目誤導了。
這篇文,其實也算是新風格的嘗試吧,在寫完《有所思》、修整了一段時間後,決心再一次挑戰自己寫作中的缺點,但又不願在無數的資料裡再遊一次,就算是偷懶吧,再開了一篇和自己的愛好相關的新文。
其實動筆寫這篇後記的時候猶豫了一下,不像《有所思》,《甜蜜生活》寫完後給我的感覺是,完了,就沒什麼好說了。但是溫柔敦厚的阿蕩姐姐說,至少要寫篇後記,來證明她是好人,就下定決心,主要寫阿蕩姐姐是個好人,次要再寫一點凌亂的感想。
首先,謝謝阿蕩姐姐(鞠躬ing)。全文裡最喜歡的那個片斷,正是因為阿蕩姐姐你的幫助才得以完成,也成了唯一一個連我自己都感動的片斷。真是太感謝了。你真的是好人的說,笑。
其實寫文的過程基本很愉快,沒有遇到太大的瓶頸,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寫這篇文投入的感情,遠遠沒有寫《有所思》時那樣多。但奇怪的是寫小嶽和唐生之間的糾結,反而寫得順利的多,自我感覺也比寫《有所思》時候成熟了一些,所以寫完後回頭想想,笑,難道感情少一點,表達的效果反而會更好嘛?
我也承認,這篇文裡的感情到了最後會讓很多人失望。兩個人之間,開始到最終,似乎都沒有愛,有的只是一方不斷地提醒距離和另一方不斷地忍讓,直到最後,毅然決然地分開。文章之所以能給人這個感覺,其中原因之一,在於就連我,也不知道這兩個人的感情應該是什麼樣的。我唯一能確信的,是兩個人之間存在著感情,這種感情已經很難用單純的情人間的愛或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