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到底誰是伯牙,誰是子期。琴音出現在玉華身邊的時候,倆人都已經位列仙班多年。對仙人來說,百年光陰不過轉瞬,在他們二人之間就有一個百年之約——每百年,四處遊歷的琴音就會來找玉華以琴音為伴,飲酒作歌。然而這年,琴音來找玉華,卻發現了被玉華捧在懷中的那隻兔子身上,被法力遮蓋住的妖氣。
琴音是個徹頭徹尾的仙人,他遊歷四海八荒,一是因生性自由,不願再如同未化形時固守一處,二便是為了斬妖除魔。他無七情六慾,唯一的至交好友,只有玉華一人,眼見玉華身邊出現了一隻妖精,琴音之後的選擇便變得明朗了起來。但也因為這隻妖精,琴音和玉華從而決裂。琴音被魔族誘惑,墮入魔道,試圖以己力,拯救玉華。
等到琴音發現,自己成為魔界的棋子,而玉華和兔精真心相愛後,這個曾經古道仙風的仙人,曾經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選擇自裁,來拒絕魔族對自己的再度利用,對玉華的迫害。
因為琴音的死,玉華大敗魔族,也重振了仙界,令魔族生生世世不敢再觸犯仙界。之後,玉華帶著兔精回到自己所住的仙山,教兔精如何修煉成仙。
在原著的最後,原作者還寫到百年後,兔精為玉華誕下一子,取名琴音。至此才全劇終。
這部劇的脈絡仔細梳理下來,男一號玉華是霍璋,男二號是反派boss魔族之王,男三號就是在劇情進行到三分之二處自我犧牲的琴音。
原著中,對琴音的描述簡直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用了大量飄逸的形容詞,來描繪這個人是如何的不食人間煙火,卻能為至交好友放棄原本可以不死的生命。
當初原著出版的時候,據說這個角色讓很多人又愛又恨。愛他為了好友不顧一切,恨他多管閒事幾度迫害兔精。甚至還有人在看到琴音為了玉華墮入魔道的時候,在微博上叫嚷著“要撕了作者”。
不管怎樣,琴音這個男三號,並不是一個那麼簡單就可以被人演繹出來的角色。甚至於,在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