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答著一邊往外面走,卻是一步三回頭,在心裡自責內疚,一定是昨天把外套給我然後受涼了QAQ。
顧從見直接轉身擤鼻涕去了,全然不知他的小動作。
六點半,嘉賓到化妝室,七點,觀眾到場。場控先安排兩次掌聲的錄製,顧從見這個時候跑到導播間看看效果,有沒有什麼需要改動。
其實就是個過場,顧從見當導演這麼多年了,這點程式早就像紅蘋果似的熟得透透的。
從導播間下來又要去化妝間看看嘉賓,從樓梯上下來被王所安堵住了。
王所安一手拿藥一手拿水:“喏。”
顧從見沒動。
王所安道:“放心吧,嘉賓趙姐在招待。”
趙姐是電視臺的會計,也是奇人一個,顧從見一跟她打招呼,她答的第一句話絕對是:“要錢啊?”
顧從見:……
不過就是這樣一箇中年大媽,卻獲得了臺裡的內部年終最佳貢獻獎,原因在她奮不顧身的工作態度以及風趣健談的特殊技能。
為了嘉賓在臺上有一個放鬆的心態,欄目組都會安排專人去跟著聊聊天,尤其是年紀大的或行動不便的,看看有沒有什麼需要,這個趙姐是唯一一個能把任務超額完成的奇人,不少嘉賓上場前一邊換衣服補妝一邊對她說:“趙姐您等下把電話給我,我們常聯絡,還沒跟您聊夠呢。”
而趙姐,能把這些嘉賓的家庭情況,比如說孩子在哪個小學,考了第幾,寵物狗是什麼種類,是不是總掉毛,好不好打理等等瑣碎如數家珍,眾人愕然問你怎麼這麼清楚,然後輪到趙姐愕然:“嘉賓自己告訴我的啊。”
綜上所述,有趙姐在,嘉賓神馬的都素小case啦小case~
顧從見把藥片嚥下,拿著紙杯在手裡轉了三圈,輕聲道:“謝謝。”
王所安不好意思地抓頭髮:“應該是我說謝謝,要不是昨天把外套給我,你也不會受涼。”
顧從見瞥了他一眼:“我沒那麼嬌弱。”
“額……”
顧從見道:“你去幫場控安排下觀眾座位。”
順利把王所安打發走,顧從見看了看手裡的紙杯,路過垃圾桶時,手一頓,沒有丟掉。
他抿了抿嘴,就這樣一直拿著個空紙杯在後臺轉悠。
他想了想剛才王所安一番內疚的言論,不由好笑,但是他是不會說出自己感冒是因為昨晚睡覺忘記關窗戶導致的。
這一次請到的嘉賓名叫葉清,是財經頻道幾十年榮寵不衰的寵兒之一,年逾花甲但精神矍鑠,保養得宜,看上去就像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一樣。
我的人生,顧名思義,就是講自己一生的經歷,蠻勵志的節目,雖然節目組的人都對勵志抱有疑惑,就像那些寫勵志書的人一樣,他寫完了,大家買了,他賺錢了,大家得到心理安慰了,他成功了,大家看到他成功了,於是按照他書裡所寫的方式奔向成功──可這些是他沒成功之前寫的奔向成功的方法。
說到底,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迴圈問題。
這個節目主要還是藝術圈人士為主的,商界的也確實是第一次接觸,不知道顧大導演葫蘆裡裝的什麼藥。
其實顧從見沒什麼藥,就是最近財經頻道一季度的收視率終於突破0。5%的收視率大關,為了進一步推進財經頻道的招牌,財經頻道的新聞主管找到顧從見,表達了想借用這個平臺來提升大家對經濟的關注這一想法。
顧從見當然不是那種古板的老導演,能混到這個位置的當然有自己的手段,修練到煉達的人情是基本功課之一,於是事情皆大歡喜。
主持人說完開場詞,有請嘉賓上場。
顧從見站在幕布後面看了一會兒,叫住趙姐,問道:“聊得怎麼樣?”
趙姐深深嘆氣:“搞不定……”
顧從見挑眉:“還有您搞不定的?”
趙姐搖搖頭:“說不上來,反正我沒搞定。”
王所安站在顧從見身邊,支稜起耳朵聽兩人的對話,目光一直放在臺上。臺上這位嘉賓他認識,對方也認識他,但介於對方沒有注意到自己……沒注意到真是太好啦!= =
實話來講,葉清很有魅力,但同時全身上下又像敷了一層看不見摸不著的繭一樣,生人勿進,很矛盾卻很吸引人。
總體來說,嘉賓還算配合,回答也很到位,為了這期節目不搞成經濟論壇會,於是節目組的問題漸漸偏向了嘉賓的私人生活。
八卦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