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等待在場地外的粉絲們站在後面驚慌失措,而站在隊伍最前面的反倒是一些膽子大的記者,他們舉著手中的相機拍拍拍,拍完屍體再轉身去拍那些在哭的粉絲,長鏡頭幾乎要戳到那些路人的臉上去放大拍攝,恨不得連人家溼漉漉的毛孔都不放過,而更加機智的記者為了搶佔頭條,壓根等不及用手中的單反攝像機拍攝再拿回去匯出來,他們選擇直接手機拍照傳回公司準備上稿——
託現代通訊技術發達的福,大約是十分鐘之後,大概全國正在使用網際網路的人都知道了這個訊息——微博頭條,微信、qq新聞客戶端自動推送,於是哪怕是不在現場的人也看見了那搭上了馬賽克血肉模糊的現場,以及淚流滿面的袁謹然的粉絲。
出去外面看情況的方餘臉色很難看地從外面走回來,對已經到後臺等待的黑髮年輕人說:“外面現在亂作一團,後面停車場也被記者堵住了,你現在出去可能要出亂子,還是等一下,我讓公司多派些人來——”
“哦,”謹然搖了搖手中的手機,低下頭面無表情地讀,“兩分鐘前新新聞報社發出的頭條,‘袁謹然記者招待會承認自己同性戀行為,會場外有身份不明者從四十七層高樓墜樓’——兩分鐘前的微博,現在轉發一萬了。”
於是方餘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他從口袋裡掏出手機看了幾眼,在看見那跳樓者的照片和謹然的粉絲哭泣的照片被擺在一起放在同一則新聞裡,他大聲地罵了聲髒話,當場摔了手機:登出這則新聞的人很聰明,他壓根沒有直接說明那個身份不明的人究竟是什麼人,只是將他們的照片放在了一起,而人們下意識地就會將兩件可能是相互獨立的事件看作是一件事情——
謹然出櫃,有激動的粉絲跳樓。
看,整個邏輯看上去多麼地順理成章。
坐在座位上,身後的工作人員忙的雙腳不沾地,每個人都在忙著打電話準備應對接下來的棘手情況,全場只有謹然一個人呆坐在那裡放空狀,而此時此刻,他也確確實實大腦一片空白,滿腦子塞滿了剛才看到的那則新聞裡的幾張圖片,壓根沒辦法冷靜下來好好思考眼下的事情……
因為謹然非常清楚如果“粉絲因為明星出櫃跳樓”這件事是真的,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論明星出櫃,如果只是單純地宣佈自己的性取向問題,那最多就是以後的星路受到影響,可能會人氣下滑,也可能會短時間內接不到活,這都是他原本就意料之中也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的;但是,如果因為明星出櫃,導致粉絲跳樓喪命,這事兒說小了就是粉絲激進的個人行為,說大了,可能就會直接牽扯到當代偶像不夠以身作則,讓青少年迷失方向,不務正業最後獻出生命,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
真的被抓這麼個典型,那等著謹然的只能是徹底被封殺。
謹然看了看手機,之前那則新聞不意外地已經被轉發突破十萬,而底下無論是評論還是轉發,要麼就是在表達震驚,要麼就是有人在惋惜,評論一水兒的都是——
“喜歡個明星也不用這麼拼命吧,好好的一條人命,哎,都摔成什麼樣了。”
“雖然想說這腦殘行為,但是還是算了,死者為大。”
“這是瘋了吧,人家出櫃關你什麼事,就算不出櫃也他媽不會和你在一起啊你怎麼就是不明白?!”
“所以這是被袁謹然在出櫃現場秀恩愛秀到跳樓?…………袁謹然真是ffff團派去的間諜。”
只有幾條是在說“我朋友在現場,那人到底是誰都沒個準信,你們直接說是袁謹然粉絲到底是怎麼看出來的”,但是這樣的評論夾雜在上萬且迅速重新整理的評論中效果顯得微乎其微,最多是被匆忙地點了幾十個贊之後,就迅速地被沖刷下去。
謹然知道發評論的人並沒有惡意,他們最多隻是路過圍觀,甚至有一些人本身是在向著謹然說話的——但是他們無意間直接將這個人判斷為“袁謹然的粉絲”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做了一次豬隊友,謹然看得拙計無比,想要上小號刷一刷評論壯大一下“死者身份還沒確定”的隊伍,但是手指點到切換賬號,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點下去,有些煩躁地將頭髮弄亂了些,他將手機扔到化妝臺上。
“外面怎麼樣了?”謹然問身後的方餘。
“警察已經到了。”方餘頭也不抬地說,“但是外面人越來越多了,除了跳樓的事情,原本沒到的媒體啊圍觀的人啊都跑來了,會場外面被圍得水洩不通,我乾脆在這邊給你訂個房間你今晚先住這——”
“有沒搞錯?這樓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