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3 / 4)

小說:向南向西 作者:莫再講

著實胡鬧!”

巖善口中的“什麼軍事聯盟”,指的是剛成立的中英軍事同盟。根據去年“中國緬印馬軍事考察團“的意見,中英軍事同盟本應早成立,以便中國軍隊及早進入緬甸佈防,但英方遲遲不決。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經美國總統羅斯福提議,於1942年1月設立了中國戰區,所轄區域包括越南、暹羅國及將來聯合國家部隊可能到達的地方。蔣委員長任總司令,美國中將史迪威任參謀長,指揮在華、越、暹羅等地盟軍。

1942年2月初,中國人忙著過大年,日軍卻登陸菲律賓、新加坡,空襲仰光,威逼印度。當時,印度國大黨為了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非暴力的不合作運動,日本乘機提出“亞洲是亞洲人的”,“把英美趕出亞洲”的口號。

為了調解英印矛盾,協調中印英一致抗日,剛就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不久的委員長親赴加爾各答與聖雄甘地晤談,經過五個小時的長談,甘地最後表示,不妨礙中英間的合作,不製造糾紛。

(注:《中國遠征史》,時廣東、冀伯祥著)

中國首次展示亞洲大國的風範和作用、獲得國際輿論界的好評時,大英帝國卻被神出鬼沒的日軍鬧得精疲力竭、顏面大失。

1月初,英軍參謀長坐飛機視察了暹羅和緬甸邊境線,綿延千里的國境線上,聳立著不可逾越的他念他翁山脈和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日軍若要攜帶重型裝備和後勤輜重透過這片荒無人煙的綠色屏障,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參謀長認為兩個印緬師足夠守住緬甸大門了,不需要中國人“支援”。

然則1月19日午夜,日本人卻鬼魅般出現在英軍身後。

這些比惡鬼還可怕的日軍是兩個聯隊(團)組成的先遣部隊,於1月4日從暹羅國邊境進入綿延數百里的他念他翁山脈,在緬甸義勇軍嚮導帶領下,只攜帶輕武器和糧食,經過半月艱苦徒步,在途中留下大約五分之一計程車兵屍體,推翻了英軍參謀長“任何徒步透過這些地區發動一場大規模進攻的企圖在理論上都是站不住腳的”的判斷,出其不意出現在英軍的背後。

後來,三十年後,英國曆史學家約翰?科斯特洛在他的權威著作《太平洋戰爭》中評論道:“在緬甸,日本人完全不是按照西方人的軍事教程作戰……他們慣於偷襲……從通常認為最不可能的地方突然鑽出來。”

話說日軍突襲成功後,於1月30日,開始對毛淡棉發動總攻擊。毛淡棉乃緬甸第二大港口,是屏護和確保首都仰光的門戶和戰略要衝。一萬八千名手持步槍的日本士兵擊潰了三萬名裝備精良的印緬英聯軍,次日攻克該城,殲滅守軍三千。至此,通往緬甸內地的門戶已經洞開,仰光城在入侵者面前暴露無遺。

(注,《大國之魂》,鄧賢著,P29)

驕傲的英國人慌了,終於同意開放中緬邊界。

2月,中國人辭舊迎新過大年時,國軍開始動員入緬。

吳崇禮驚聞“喜訊”,年也不過了,腆著臉貼上去,成為“被動員”的一員。

吳公子在軍隊裡其實待得有些不清不楚。本次入緬部隊是委員長的嫡系,他個原雜牌軍逃兵自然謀不著軍職,只能躋身譯員組。長官們卻又都曉得他是雲南王龍雲委託關照的人,本次隨軍的騾馬又有部分是他家捐贈的,故長官們防著他亦放著他。現在大軍嚴正以待行將開拔之際,他要請幾天假,竟然也沒長官說個不字。

跟著刀昭罕回到保山的頭人寓所,他就迫不及待撲過去。

刀昭罕料著他會瘋狂,接住了抱上床,熱情滾一處。

起初刀頭人還能控制住態勢,後來發覺著實低估了征夫出征前的焦躁和不安,差點被榨成幹醃菜。

連著瘋了兩日,才算消停了。

“崇禮,這幾年你且沒操練過,可受得住行軍之苦?”刀昭罕擁著人,密密麻麻親吻那白淨手臂上的翠色文身。

康朗依傑顯然很花了些心思為吳少爺設計紋樣,簡單幾個擺夷文字精巧地排列著,著上青翠欲滴的綠色,如一株翡翠雕成的鳳尾竹,頗有些“華而不豔卓爾不群”的瀟灑和“疾風知勁節”的清峻。

刀昭罕反省,這兩日自己之所以由著吳崇禮胡亂索求,也是因為見著這個文身吧?做夢也想不到,吳崇禮會把自己的名字文在身上。感動之外又有感悟,這吳公子委實像道擺夷大餐“牛撒苤”,鹹香苦辣清涼爽口,初入口有初入口的刺激,待慢慢品嚐後,卻是越吃越放不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