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1 / 4)

小說:超級走私系統 作者:竹水冷

“克明兄懂我就好。”長孫無忌笑著說道。

話一聊開了,兩人就坐在兵部的正堂上,等著李牧的到來。

。。。。。。。。

歸化子爵府上,當李牧見到來自兵部通報的官員後,知主掌兵部的是杜如梅。

這個有著房謀杜斷之稱的杜如梅。

從李二當秦王時,杜如梅就開始輔佐李二了,陪著李二南征北戰,可以說杜如梅和房玄齡是李二打天下的兩大臂膀。

對於杜如梅李牧還是非常佩服的。

李牧知道雖然杜如梅主掌的是兵部,不過卻是個書生。

第一次見面,雖然是要談兵器和白藥,買賣的事情,不過事情談完的時候。

李牧還有事情要求對方。

中國有一個規則,那就是求人總是要送禮的,這就是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

所以在前往兵部之前,李牧就讓梅兒,給他包了一斤的雨前龍井。

用作送給這個兵部大佬的初次見面禮。

這禮物是李牧根據杜如梅的情況挑選的,也許杜如梅沒有書生的那些臭毛病,不過應該會有讀書人的那些愛好。

茶葉卻是每一個讀書人,最喜愛的飲品之一。

另一個就是酒了。

但是茶葉的意境要比酒更加深遠,究其原因,李牧沒有送酒,就是他手頭上沒有從現代帶來的好酒。

也就只能送茶葉了。

帶著禮物,騎著馬,跟在兵部官員的身側,向著兵部而去。

李牧此時的心理,在暗暗思考著,到底要向大唐推銷什麼樣的武器,或者說兵部需要什麼樣的武器。

李牧知道唐朝可以算是,中國古代冷兵器最昌盛的時代了。

就拿唐朝這個朝代來看,一說到這個朝代的特色武器,現代人自然而然,會想到唐刀。

殊不知,唐刀只是唐代軍隊制式武器刀的一種總稱而已。

《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制有四唐刀: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可見唐刀是唐代刀具種類的總稱,並非一種刀,所以古代沒有“唐刀”的說法。

儀刀:蓋古班劍之類,晉宋已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至隋,謂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

障刀:蓋用障身以禦敵。

橫刀:兵士所佩之刀,名亦起於隋。《唐律疏議》卷八衛禁律“諸宿衛者兵仗不得遠身”

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其實就是步兵使用的斬馬刀)

這四種刀,各有不同的用途。

倭國的武士刀,就是根據唐刀的橫刀演變而來的,不過日本的武士刀還有一種,專門準備給自己切腹用的短刀。

李牧覺得那把刀,應該是起源於障刀,有一種說法,障刀是士兵,用來貼身近戰之所用的。

障刀最長不過五十厘米,最短十五厘米。

也就是一把匕首的樣子,不過唐代的障刀是應該保護自己,貼身近戰之所用,倭國的短刀,則是給自己用來切腹的。

騎在馬上的李牧,不知道兵部到底會向他採購哪一種刀,也或者四種刀都採購,也或者都不採購。

而是採購一些其它的兵器。

這都有可能,畢竟冷兵器不只有刀的,還有弓箭,戈等,在這裡面李牧喜歡其中的一個兵器。

那就是弓箭的箭,後者說是弓箭的箭頭。

想來利用現代的技術和設計水準,一定可以將鐵製箭頭設計成為一款,空氣阻力最小的箭頭。

再加上機械大批次的壓制,李牧可以一次性為大唐,提供百萬箭頭。

這也不失為一門很好的生意,畢竟在現代也許大量的製作管制刀具,會有一些麻煩。

不過之製作弓箭的箭頭,那就另當別論了。

除了這些手上的兵器以外,李牧還考慮過向大唐出售鎧甲,比如西方世界的哥特式鎧甲,或者是鎖子甲等,一些比大唐鎧甲成熟,防護效能要強的護甲。

不過最終李牧放棄了,有兩點原因,其中一點就是成本的問題,就說現代製作鎧甲,那也是純手工製作。

在現代搭上純手工製作,那就是價值不菲的玩意兒了。

這不符合利益標準,沒準李牧從現代倒騰到大唐的鎧甲,還會賠本,畢竟鎧甲就要大規模列裝軍隊,才會規模化,利益擴大化。

但是很明顯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