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罷免了。”
“好,這個法子好,就這麼決定了,先試行三年。”聽到百里睿所提的試行三年,仁武帝立即拍案下了決定。
“好了,現在各位愛卿說說,這三成稅銀的徵收起點是多少吧。”既然已經決定了要推行稅收新政,接下來就是徵收的起點是多少了。
跪在地上的保守派文官聽到仁武帝這麼問,便知道此事已經沒有迴旋的餘地,都紛紛任命地從地上爬起來。
他們不讓推行新政,現在皇上只說試行,若是試都不讓皇上試,就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不對了。
“皇上,臣以為,以一個月盈利達到一萬兩紋銀的店鋪,就按三成的稅賦徵收稅銀,一萬兩以下的還是按原來的兩成半徵收稅銀。”既然新政是自己主動提出的,那這徵收的起點自然是由自己提議,一聽到仁武帝的問話,百里睿立即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第528章 不是湊熱鬧
百里睿一說完,便退到一邊,等著仁武帝的決定。
只仁武帝還沒開口,剛才持反對意見的文官就已經議論開來。
“一萬兩,三成的稅賦那就是三千兩。”
“就是,在這燕京城裡,能有幾家店鋪有這樣的盈利啊,這個新政出了,還不是等於白出。”
“是啊,既然都收不到稅銀,那推行也沒什麼意義了。”
。。。。。。
不管那些反對派說什麼,百里睿都不為所動,以大燕國現在的經濟來說,每個月能有一萬兩盈利的店鋪確實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但若是一旦和鄰國恢復了生意上的往來,那,這樣的店鋪就會逐漸多起來,就好比先帝當年。
雖然當年的繁華他沒能親眼所見,但是史書上卻將當年的繁華詳細地記載了下來。
仁武帝則是冷眼看著下面的那些文官,議論了半天,也沒能得出一個結論來,不由得冷了臉。
還一個個的自詡讀的書多,還比不上一個將軍的提議來得實在,仁武帝決定不再聽取這些文官的意見,果斷地下了決定。
“就先按百里愛卿提議的,先按一個月一萬兩的盈利試行三年,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