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他,自然屁顛顛的跟在那文書身後忙上忙下的。
在很多世界廝混過的趙虎,拍起馬屁來簡直爐火純青,讓人不知不覺中就對他印象大好。雖然有人不大看得起他的農兵出身,可那些從農兵到戰兵再到武士的武士們卻佔了大多數,這些人對趙虎很有認同感。所以趙虎自然一下子就在這兒和大家混熟了臉,也能說上幾句悄悄話。
透過和這些低階武士的交流,趙虎倒是對自己投靠的凌家有了一定的瞭解。低階武士雖然不可能清楚家族的機密,但一些看起來平凡無奇,但卻關乎整個家族情況的事情,這些低階武士卻是一清二楚的。
比如家中有多少戰兵、有多少高中低武士,哪個武士和哪個武士要好、哪個武士和哪個武士敵對、哪個武士喜歡什麼玩意、主公偏愛哪一個小姓、主公後宅裡哪一位夫人最漂亮,哪一位少主最受寵。家中有幾個派系,派系中有什麼成員。又有什麼實力,哪幾個派系會勾連在一起,那幾個派系卻老死不相往來。
家中錢糧有多少,夠不夠支撐到秋收,家裡的商稅如何,物價如何,家中那一塊領地最貧乏,那一塊領地最肥油,家中勢力下哪些人最牛逼,家中勢力下有什麼奇特的人物存在,城下町中哪家酒館的小妞最好最便宜,哪家的鐵匠打造的兵刃最棒!那個農民最會侍候農田等這些看起來極度瑣碎的小事,但卻關乎到一個勢力上上下下里裡外外的機密情報的內容,這些低階武士們居然都能夠如數手指一樣的說個詳細仔細。
當然不是某個人能夠誇誇其談,大家都這個說一點那個說一點,一般人聽到了只當趣事聽,可趙虎這貨卻全部收集起來,腦子裡分析一下,可以說現在的趙虎絕對比凌家的家主還更瞭解凌家的情況!
統和起來,凌家擁有十二萬五千石的知行,這是凌家直屬的,也就是這麼多知行需要負擔那一千多的戰兵以及近百名領著糧食和俸祿的武士。
別看開銷不怎麼多的樣子,可這直屬知行內的道路、溝渠修整、戰兵的裝備、城池的修繕、侍女僕從的花銷、還有家主和內宅的開銷,等等等等的花銷算下來,凌家只能維持個體面和溫飽而已。
像趙虎這樣領了知行,豎了旗的武士,則不計算在凌家知行內,因為趙虎他們都是得必須自己養活自己,並且還得按照規矩,在凌家出兵的時候,必須領著符合他們知行的兵丁出戰,也就是十石1人的要求,管你是農兵還是戰兵又或者是武士,反正就必須帶夠這麼多人,可以多不可以少,多了不賞,少了剝奪知行!
這簡直就是拉扯人來參戰就行!不說負責兵器,你總得負責作戰時的糧食吧?而一個百石武士,一年收百石糧食,換成錢也就一百貫而已,一整年啊,你自己不用吃喝,不用社交,不用穿體面點,不用買武器了?很多武士一年下來都欠著商人一大筆錢的,領地的出產還沒摸著就給商人運走了。所以維持一支軍隊是很苦逼的。
更苦逼的是,你領著人來參戰了,勝了有賞,輸了自己負責損失。要是因為你的緣故輸了?好吧,要麼讓你自殺謝罪,要麼把你知行給剝奪了。所以知行武士別看有著一塊自家的領地,沒事的時候誰都不能剝奪,但卻也是非常窮逼加苦逼的。所以趙虎領了知行還能夠領著糧食和俸祿,絕對就是招人眼紅的,因為五百石知行的人恐怕都沒趙虎這貨過得瀟灑。
得知凌家的領地居然有十二萬石以上,趙虎都有些驚愕。他還以為自家主公是個萬石領主,沒想到居然是十萬石領主啊!雖然上頭還有五十萬石領主和百萬石領主,可這也很牛逼了。
只是趙虎在分析情報後,有些無奈的感慨,這地方的領主都有些倒黴催的啊。凌家身處叫做東勝國的地方,大概三千來平方公里,把一個縣大小的地方稱為國,一個鎮大小的地方稱為郡,一個村大小的就叫做鄉,那麼一個村則是幾塊平地和幾座山頭。
東勝國臨海,還有幾條大河蜿蜒而過,又有一條聯通東西的交通要道,可以說土地肥沃,交通便利,還能搞海產,任誰佔據了這個國,那都能立馬成為天下有數霸主的。
可悲催的就是,東勝國有7個郡,最富裕的五個郡已經被半統一,啥是半統一?就是有一半的領土落入了一個家族手中,比如凌家所在的東萊郡以及喬家所在的青山郡。
如果沒有意外,這五個半統一的郡絕對能夠一統全郡的!但意外就生了,也不知道當初是怎麼弄的,五個半統一勢力的領地都是交錯在一起的,沒被統一的半個郡的勢力卻都在他們的身後。
也就是說五個大傢伙互相鬥毆,而五個郡的小傢伙們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