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新聞的娛樂化現象也是大眾媒介展的必然產物,隨著社會的不斷展,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工作壓力日益加大。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為了緩解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受眾的娛樂化需求越強烈。為了滿足受眾的娛樂化需求,體現百姓文化的大眾文化勢必要具有娛樂化傾向。在市場營銷、傳媒、經濟、政治、教育、宗教等方面也都體現出了娛樂化的趨勢。
新聞娛樂化雖然是現今媒體的展趨勢,但它過分強調新聞的娛樂功能,放大了娛樂新聞在整個媒介新聞中的地位,放大了新聞價值中的人情味、趣味性因素,因而偏離了新聞娛樂功能的初衷。在新聞娛樂化中,娛樂、迎合受眾是其主要宗旨,新聞在給受眾傳送愉悅的同時,不可避免也製造出著低俗的、的、暴力的資訊垃圾、引導著消費的、享樂的生活潮流。它還使新聞已不再重視客觀冷靜的報道,而重在傳達一種感官上的娛樂體驗:或輕鬆、或驚險、或奇異。無處不在的“明星”新聞對於成年受眾來說也許僅僅一笑了之,過後即忘。可是對處於青春育期、懵懂無知的青少年來說影響可不一般。這類新聞往往會在無意間誘他們做出諸如瘋狂追星、模仿偶像的舉動,有時更會帶來可怕的後果。…;
此外。一些專家還認為新聞娛樂化也會導致媒介放棄其社會責任,容易使傳媒庸俗化。雖然有其一定道理,但陳鋒覺得,新聞也是要分什麼新聞的,既然是娛樂新聞當然要娛樂化,而政治新聞自然就要嚴肅化,將兩者混為一談,甚至打著“和諧”的名義去什麼庸俗化,堅決要求取締娛樂新聞的娛樂性,就有些矯枉過正了,就像某八十後作家說的,每個人都很庸俗,宣稱自己高尚的人,其實比宣稱自己庸俗的人更庸俗。畢竟新聞娛樂化這是歷史的潮流,那些思想僵硬還保留在文革時期,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專家們早就應該進博物館了。
《志雲飯局》就是新聞娛樂化的產物,當然它主要是以事論事,沒有可以去宣揚什麼,就是以明星和名人來製造熱點。何況這種邊吃飯邊採訪做節目的形勢,目前在兩岸三地還是非常新穎的,再加上節目邀請的都是重量級的人物。自然非常容易的第一時間就吸引了觀眾的目光。這次,《志雲飯局》更是邀請到了陳鋒這樣一位級巨星來做客,在此預告公佈的兩天前,就已經是火爆香港甚至全球了,也更進一步的奠定了《志雲飯局》香港第一金牌訪談節目的霸主地位。因為香港可謂是自由之都,出入境非常的方便,相對臨近的韓國、日本等國的1ong迷就有很多人提前坐飛機來到了香港,希望打聽到陳鋒和陳志文做節目的餐廳,提前去感受一下,有機會的話,甚至可以在他做節目時,能近距離的見到他本人。
“1ong,對你的到來我可是期待已久了,謝謝你這次能來捧場,呵呵。”陳志雲的笑容顯得很真誠,給人一種很是自然的親切感,也難怪很多明星在和他一起吃飯“聊天”的時候,會不知不覺間吐露出自己的心聲,曝出猛料來。
陳鋒也放鬆了下來,笑著說道:“也謝謝你請我吃飯。”
“哈哈,應該的!應該的!”陳志雲笑容滿面的說著,接著有故意壓低聲音,湊近陳鋒說道,“這頓飯局我可以報銷的,到時你可以隨便點。”
陳鋒一聽,也是不由跟著大笑。
這時,旁邊的楊天明也笑著說道:“看來,你們倆還挺投緣的,這我就放心了。志雲。待會兒做節目的時候,你可要嘴下留情,儘量不要過多談及1ong的感情生活。陳鋒,你也要小心些了,很多人可是被他在飯局中不知不覺間套出了私隱。”
“大老闆,你放心,1ong可是你的朋友,也是我們亞視的貴賓,我當然不會亂來。”陳志雲連忙保證道。他雖然還不知道陳鋒也是他的大老闆之一,甚至楊天明和陳鋒的真正關係,但也知道楊天明和陳鋒的關係匪淺,是好朋友,根據就是陳鋒當初之所以參演亞視的《冬季戀歌》,就是因為楊天明相請的結果。因此,他自然不敢在節目中對陳鋒問及一些太過敏感的話題。
“聽楊大哥這麼說,我可真要小心些了。”陳鋒故作嚴肅的說道。
“1ong,你放心,你這次能來參加我們志雲飯局就是我們莫大的榮幸了,我當然不會亂來的,更何況我若是在節目總惹了你,你的那些歌迷可不會饒過我的,所以,這期的節目我比你還擔心的。”陳志雲的這番話也算是大實話。當初就是因為做陳鋒這期節目壓力太大,容不得出絲毫差錯,他才最終放棄了進行現場直播的打算,而是改為傳統的錄播。很顯然,在這一點上,陳志雲和亞視跟國內的央視一比